多方促使大盘下周有望大幅度回升


    大盘在上周前半周走势强劲,在权重股领涨的带动下迭创历史新高,最高一度上至4900点之上,但外围股市跌势加重,对内地股市的人气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连续失守4800点、4700点整数关口,周五更以接近全周最低点报收,将8月9日以来的升幅全部吞噬。前期的领涨板块银行、房地产、石化等,纷纷转为领跌,对股指产生了较大的拖累。不过,下跌过程中两市日成交金额处于2000亿元的低迷水平,显示市场并无大规模的杀跌行为。

    上周市场创新高后出现回落,周K线形成带上影线的中阴线,将前一周的升幅吞噬过半,周成交金额比前一周缩减一成多,没有显著的抛售行为。由于此前周K线已经连续五周收阳,本周收阴也可被理解为技术性调整的需要。目前,5周均线在4470点附近形成支撑。从日K线看,大盘相继跌破5日、10日均线,短期走势转淡,4550点附近的20日均线面临考验。经过大幅下跌,各项技术指标均回落至多空均衡态势,之前的严重超买状态得以缓解。

    从外围分析,上周下跌的主要原因是CPI数据,次级债影响以及国债发行等情况造成,市场对这些消化已经基本完成,因此下周将止跌回升。

    对于A股市场的中期趋势,支撑A股市场牛市格局的基础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如我国经济仍将持续快速成长,上市公司业绩的超预期增长仍在继续,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仍将长期存在等。所以,从目前已经掌握的基本面情况看,A股市场的上升趋势并未终止。笔者认为,市场将在震荡中消化次级债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压力,短期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港股周五强有力地在最低点拔高700多点;截止8月15日,沪深两市569家公布半年报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7.07%,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0.93%,这应该是上市公司近年来最好的一次业绩展示,有望温暖遭遇阵阵“寒流”的股市。

    最高决策层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促进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供应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这一举措让市场降低了对未来通胀加剧的预期。央行将于下周发行6000亿元特别国债,来收紧银根,也降低了市场对升息的预期。货币政策方面的系统性风险减弱,有助于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积极性。

    近阶段在通胀预期增大的背景下,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食品价格的上涨,更多中国人的投资理财意识被唤醒,导致基金迎来了新的发行高潮。基金公司通过新发、持续营销、拆分、创新等途径为市场提供了1400亿新增资金,后续资金预期也较为乐观,据首放资金监测系统显示,近阶段通过基金入市的资金有望超过2000亿元。这些资金一旦入市,投资首选显然还是各类优质大蓝筹,本周市场的调整,显然为场外基金等大机构进场吸纳银行、石化、钢铁等优质大蓝筹,提供了难得机会,这就意味着短期工商银行为首的潜力大蓝筹想继续下跌很不现实。而银行为首的大蓝筹走势又将决定市场短期的走向,下周一旦工商银行为首的大蓝筹展开反弹,股指猛烈反攻向上再创新高的可能性很大。

    预计下周市场在尝试下探获得支撑后,将逐步止跌回稳,如果成交量能够有效放大,甚至会迅速回升收复失地。

    尽管上周市场震荡,但是,市场可操作性机会仍然较多,稳健型投资者可继续关注银行为首的蓝筹潜力股;短线操作水平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一些蓄势充分、上攻欲望较为强烈的非蓝筹股。

    不过,要关注部分热钱的动向,他们的动作可能导致A股市场出现剧烈震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次级债风暴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目前仍在扩散,最终会有什么后果目前还不能盲目乐观。而在A股市场与全球资本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保持一份谨慎仍有必要。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操作者需要自己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