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0《每日经济新闻》沸点特稿
牛市往往能够创造出奇迹来!
今年初,工行市值曾经超过花旗银行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但后来由于股价下跌,全球第一大银行的美梦仅仅只是昙花一现。而现在,工行已经将花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距微软也只一步之遥。
一切都是因为此轮牛市行情。否则,以工行“巨无霸”的身份登陆A股市场,其巨额融资将导致市场有不堪承受之重。也是由于牛市效应,工行上市后股价才出现大幅上涨,并继而有目前“坐四望三”的格局。
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赶超微软成为第三,这些美丽的光环笼罩在工行头上,确实能给市场许多遐想。但话说回来,即使是超越了微软,工行又如何呢?
必须看到,工行虽然是以全流通的模式发行,但其所有的股份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在包括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等前几大股东的股份能够上市流通之后,工行是否能够保持目前的价位还是一个未知数。以部分流通股所对应的股价来计算所有股份的总市值,至少说明工行的总市值是存在一定的“水份”的。
股份制改造之前的工行可没现在这么风光:近8000亿元的不良资产、不到6%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如果不良资产不剥离,如果不是财政部与中央汇金公司实施注资,不要说市值几何,就连挂牌上市都难。反过来讲,工行在成立后的20年时间中,竟然产生如此巨额的不良资产,其盈利能力本身就值得怀疑。
而且,无论是静态或动态市盈率,工行在A股市场中虽不算太高,但与花旗、微软相比,却不能算低。其中,固然有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因素,恐怕与市场的炒作亦不无关系。
即使有一天工行市值因为市场炒作因素成了全球第一,这样的光环尽管耀眼,但远不如一个经过了股份制改造后,具有成长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益完善、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的工行来得真实。实际上,工行应该在这些方面与花旗、微软等进行对比,而不应仅仅只盯着“虚幻”的市值。
工行市值全球第一又如何?
评论
编辑推荐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