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据服务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实效


在国际艺术品市场和交易领域,Artprice.comArtnet.com就是这样的两大艺术品交易的数据库。它们能够全面展示了过去10数年左右的时间内,某位特定艺术家通过拍卖售出的每件作品信息,并提供了作品售出地点及售价(包括是否出售失败)方面的数据。

它们还可以提供图表,展示某位艺术家作品在某特定年份的平均价格、作品售出量以及其它各种统计数据。

这些表达和结论完全是在西方的财经体系中形成的,也被投资界广泛认可,是纯粹的西方商业文化、理念、思维和交易的行为方式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再现。

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约有6个供应商提供艺术品市场指数,如“毕加索(Picasso)指数”或“大师级作品(Old Masters)指数”,追踪艺术家及艺术流派多年来的行情“表现”。为在拍卖市场、在画廊购买和直接向艺术家购买等艺术品投资行为提供资讯服务,并成为可以替代艺术品经纪人的顾问服务内容。

许多艺术品买家来自企业界或金融界,或许是一贯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他们对指数和数据服务的喜爱犹如鸭子之爱水。他们在工作中已经习惯于处理各种数字,并依据图表的表述来对交易进行判断;在考虑收购时收集此类数据,通常会令他们感到更舒服。

他们也许相信数据已经超过了对艺术品本身价值的判断。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时,他们是投资人,而不是私人收藏者;所以,他们更加需要艺术品市场价值的公允的数据、实例和分析,只要能够让出资人相信这些数据的来源是有依据的和符合程序的;那么,这些艺术品的投资行为就是合法的。虽然,在专业人士或是从将来的艺术市场价格变动看来,这些依据艺术指数交易的投资或购买行为基本上是失败的。

一些艺术品基金也使用这些指数,这些已推向市场的基金希望吸引一些投资者的资金。有不少投资者渴望从这种新资产类别中获得回报。

Artnet.com也许是新兴在线艺术品数据领域中最大的玩家。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该公司股票过去两年上涨了600%。它拥有5000多名订户,网站的每月独立用户数量超过100万。

而国内的那些艺术品交易指数服务商(比如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等)是将自己定位一个“权威”的市场主宰,他们对指数的设定时按照股票市场的模型来进行的,因而所得出的结论显得没有任何市场的参考价值,虽然他们建立了指数统计和计算模型,但是,这个模型本身对于艺术品交易不具有任何经济学的含义。

实际上,提供交易数据的服务远比所谓指数的服务要实在许多。

模仿有时会是市场成功的一个捷径。

但是,画虎不成反成犬,就会遗笑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