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越来越多地收到网友们的来信。有些来信我觉得网友们写得非常认真,也对我非常信任,这使我必须真诚去对待。我想,从今天开始,把网友们的来信和我的回信,放在一起,做一个“海涌信箱”的栏目;把我认为有代表性的来信和我的答复,也让大家看一下。如果大家看了之后,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今天的来信,是一位网名“布谷鸟”的女士写来的,她主要是想咨询:她有一位13岁的女儿,最近感到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请大家先看她的来信,我的回复在后面。
主题:请教青春期家教问题
您好:
我叫您任老师吧。自看您的第一篇文章始,感觉您知识渊博,对事有独到的见解,今天是有事请教您。您对评论您文章的网友都能认真答复(其中也有我),我相信,今天我也不会落空的。
您好:
我叫您任老师吧。自看您的第一篇文章始,感觉您知识渊博,对事有独到的见解,今天是有事请教您。您对评论您文章的网友都能认真答复(其中也有我),我相信,今天我也不会落空的。
我女儿,今年13岁,昨晚,突然无意间说,她感觉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没有意思。我一下子心里就慌了,她怎么了?青春成长期?肯定是的?恋爱了吗?应该怎么办?我问她,“你觉得什么有意思?”“不知道。”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只是说青春期,家长要注意多关心、多引导她,却没什么具体的事例。
我女儿的背景资料:九月开学上初中一年级,小学一直是班长,性格直率、开朗,不大善于与人交际,一直是以以身作则和较好的学习成绩,争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服的。喜欢穿男性化的衣服,在我的严格控制下,一直是穿比较中性化的衣服,不喜穿裙子,喜欢穿运动鞋,性别趋向没问题;我一男同事试过,接触手时有羞涩感(脸红)。因为已发育,绝对不穿紧身衣。喜欢运动,中长跑不错,现在家附近的一武术学校学暑期短班散打(已经三年了)。她的时间很紧凑,早7点起床,吃饭,7点40上学,中午午休,下午6点半放学,大约7点到9点30分上网玩游戏或看书,喜欢探险类、侦探类、科幻类小说及动画片。《哈利波特》,已经看了4遍了。大致就这些。
请您帮我分析一下,我女儿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请赐教,谢谢!
一个女儿的妈妈布谷鸟 即日
一个女儿的妈妈布谷鸟 即日
下面是我的回信。
布谷鸟女士:
你好。看了你的来信,我首先要说的,是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你说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姐姐也有一个女儿叫晶晶,只是比你的女儿大一些,现在在上大学;我听我父亲说,晶晶也有时候会说“没有意思”。每当这个时候,家长都会想:“我的孩子有什么不满意的?我作为父母,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让孩子没有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为此,我先要介绍给你看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丰润的心田》,然后,我再接着说。
你好。看了你的来信,我首先要说的,是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你说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姐姐也有一个女儿叫晶晶,只是比你的女儿大一些,现在在上大学;我听我父亲说,晶晶也有时候会说“没有意思”。每当这个时候,家长都会想:“我的孩子有什么不满意的?我作为父母,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让孩子没有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为此,我先要介绍给你看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丰润的心田》,然后,我再接着说。
丰润的心田
每个人的父母都要给孩子留些什么:有的留给孩子巨额的财富;有的留给孩子漂亮的外貌;有的留给孩子聪慧的头脑;还有的留给孩子可以炫耀的家庭背景。我已经人到中年了,回想一下,我的父母留给我的是什么呢?我想就是留给我一个丰润的心田。那是一些用记忆串起的碎片,时光流逝,很多事情都已淡忘;但是,这些记忆却没有丝毫褪色。
片断一:上初中的时候,寒假里一个冬日的下午,闲来无事,我把家里订得报纸拿出来整理。报上的有些文章旁边都做了记号。有打勾的、画三角的和作了五角星的。作五角星是我认为那篇文章可以用来积累知识;画三角是那篇文章值得多看几遍;打勾是那篇文章可以再看看要不要剪下来。那天,阳光非常好,我把小桌子放在阳台跟前,桌上摞着报纸,拿把大剪子,一边剪一边归类、整理着。我每个月整理一次报纸。记得那天正理着,我们光明区大院里的毛阿姨带着她大女儿兰兰来我们家聊天。妈妈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和她们聊着,我也时不时地插上两句。毛阿姨和兰兰起初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后来看我那么专心地在理报纸,觉得很惊讶,说她们家的报纸看着看着就不知扔到哪里去了,夸我很有心向。
片断二:那是我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委培的,单位给得住宿费,政法大学让我们自己找地方住。我就在大学旁边的174中学里的地下室旅馆,找了个住得地方。两人住一间,是防控洞改建的,房间里没有窗户,一走进去就有一种混和着潮气和霉气的味道,86年10月,我让妈妈、姐姐、三姨和她女儿小萍到北京来玩,专门给她们四个女的找了间房间。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经常到北京的各大剧场看演出。她们来得那几天,我在民族宫礼堂买了民族歌舞的演出票,本来是想让小萍和我一起去看的,那天白天我们去香山玩了,晚上回来,小萍说累了不想去了。姐姐虽怀有身孕,但还是说和我一起去看演出。我每次看演出都要买一张节目单,那节目单有的是用铜板纸做的,做得很精致;也有的就是一张白纸,显得很粗糙。每次看完演出回来,我都要把门票贴在节目单上,写着和谁去看的,再注上日期,然后分类保存起来。那天,我和姐姐去看完演出,回到旅馆里,我又在照例做着粘贴写字的事。三姨是个直性子,心里有什么全写在脸上,她看到我这样做,冲妈妈大声地嚷着说:“你福气真好”。我当时不明白,把节目单整理一下,这和福气有什么关系呢?
片断三:我们上小学和中学那会儿,学校的功课不是很紧,有时下午不上课,原因是老师去开全厂大会去了。妈妈经常会带我去看花展。那时,西安著名的莲湖公园,每年都要举办菊花展。红的紫的黄的绿的宽的窄的,菊花那象小勺子一样的花瓣,居然有那么多的地变幻。我一边看着,妈妈一边让注意不同菊花间的区别。长大了,我特别喜欢看花展。长风公园的郁金香汇演,让人觉得象是在花海中漫游。每当我在欣赏上海的花卉博览会的时候,就会想到如果妈妈能看到这样的花海该有多好啊!
片断四:在西安的时候,家里买了煤,煤店就会有人把煤饼,送到家门口来。但是有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需要自己找车子去把煤拉回来。这很麻烦,先要找到架子车,拉煤的时候还要上一个小坡,非常吃力。那会儿,我和爸爸一起去买煤,爸爸拉,我在后面推。有一天,妈妈去胡妈妈家串门,回来的时候,把胡妈妈家的煤本也拿了过来。她对我说:“你抽空去帮你胡妈妈把煤拉回来吧”。我说:“拉煤很累,我不想去”。妈妈说:“你小时候你胡妈妈对你非常好。那时正是困难时期,什么东西都买不到;你胡妈妈家好容易搞到几个鸡蛋,每天早上炖一个鸡蛋,总要给你舀上几勺。她自己的儿女都吃不到。她就象你的奶妈一样,你可不能忘了她呀”。我听了觉得很惭愧,就叫上同学小阎帮胡妈妈把煤拉回来了。后来,又经常帮她买菜。
片断五:妈妈特别喜欢她的故乡上海,每隔几年她都要回一次上海。妈妈每次回上海,都要给姐姐买不少漂亮的衣服,但给我买得比较少。我那时候夏天,经常穿用长裤改成的短裤;有的长裤屁股后面已经磨破了,补过了,妈妈还要把它改成短裤给我穿。到上海阿姨家里,阿姨的邻居都说,我妈妈很会持家。妈妈那时候常对我说,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不要太去注重穿着。
片断六: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去打乒乓球。看到同学们有乒乓球拍子,我就给妈妈说,我也想买一个。晚上说的,第二天下午,妈妈下早班回来,手里拿了一只崭新的乒乓球拍;不象同学们那种光板的,只有海绵没有胶皮的,或虽有胶皮没有海绵的,妈妈给我买的,是一只墨绿色的,胶皮反粘的拍子,精致极了。妈妈说,她下了早班就到纺织城商场去买去了。这只拍子我一直非常珍惜,上了大学我还在用。
片断七:我们邻居有一户人家也姓任,由于文革的原因,男女主人离婚了。女主人任老师一个人带着独生女儿任玲过日子。任玲小时候聪明漂亮,能歌善舞。由于家庭变故的刺激,又经常被同学们歧视和欺负,任玲上中学的时候,精神失常了;她成了我们厂众人的开心果,任何人都可以拿任玲开玩笑。有一年,任老师要带任玲到外去探亲,她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辆墨绿色的女式自行车,这在当时非常难得。这家女主人走之前,给我妈妈说,希望能把这辆自行车放在我们家里。妈妈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们家只有两间小房子,房子并不大,这辆自行车一放,我们走路都不太好走,爸爸抱怨了很多次,妈妈说:“象她们家那情况,我们不给她放,谁还会跟她们放呀”。这车子在我们家一放就是两个月。
妈妈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她经常给我说起,她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到外地来工作。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住在上海的曹家渡。那时爸爸在上海国棉七厂做技术工作,妈妈没有工作。妈妈家兄弟姐妹七个,她排行老二。全家有九个人吃饭,只靠外公一个人的工资。妈妈没有工作,她和爸爸两个人过日子,爸爸那工资足够了。但这样没有钱帮助家里。妈妈先去了贵州工作;后来又去了玉门油矿;几年以后,才调到西安来,和已经在西北国棉六厂工作的爸爸团聚。她工作了以后,每个月都要从她26元的工资里寄10元钱给她爸爸补贴家用,直到弟弟妹妹工作为止。
有的父母喜欢训斥孩子应该怎么样,但自己做得却是另外一种样子。比如自己喜欢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损人利己的事情,鸡鸣狗盗的事情,却希望孩子能有大的出息。我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是身教大于言教。母亲很少对我说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她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导向。我现在非常同情弱者,小区的募捐,我已经捐了4条被子和各种衣服100多件了。送水工来得时候,如果天气很热,我也总忘不了在递给他们水费的时候,也递上一只雪糕。98年和99年两次装潢房子,我都专门把民工叫到家里来吃饭,还送给他们许多东西,比如床单、枕头、垫子等。
我感谢母亲培养了我丰润的心田。这种丰润表现在我对他人的爱心,我生活情趣的广泛,我做事情的心向,我做事情的恒心,和我遇到困难时的坚韧上。这种培养不是靠带孩子去旅游;给孩子许多零花钱;给孩子买一大堆玩具;给孩子买很多名牌服装;或是整天带孩子去吃美味佳肴,能够达到的。它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是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源泉,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的指针。我现在才深深地体会到这种丰润的心田,对人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拥有了巨额财富之后,执衷于黄赌毒这样的感官刺激,好象除了欣赏紧张,欣赏激烈和感官刺激之外,就没有感兴趣的事情似的。所以,有人曾经很富有,但很快地又把金钱挥霍掉了。
我大学毕业之后,一直生活很不稳定,在北京读书两年之后,回到了西安,又到宁波工作了五年,再来上海工作。在宁波的五年里,我和别人合住在一个十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举目无亲,孤身一人。但既使是在别人看来非常单调的生活中,我也找到了很多的生活乐趣。我们大学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叫梅山,空的时候我叫上小俞,我们一起坐小船过河,然后,登梅山,去采花。采来许许多多的山花,用大口瓶装上水,插在水里。刚去得时候谁也不认识,但很快地,我就认识了善良的唐大姐一家。她们家困难极了,老公是个残疾人,她在纺织厂工作。我就把很多的生活用品送给了她们,也和她们建立了亲戚一样的关系。我的宽容和善良让我在宁波的五年时间里,结识了许多宁波市民,也和大学里的很多老师,我交过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内心的丰润让我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很想对现在的家长们说,如果你非常爱你的孩子得话,首要的不是为孩子的教育花多少钱,也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一堆孩子并不喜欢的技艺。你如果想让孩子生活的幸福得话,那就从小给孩子一个丰润的心田吧。它会使孩子富有创造性,富有想象力,富有爱心,富有情趣。这样的心泉流出来的泉水,在滋润他人的同时,也丰润着自己的生活。
片断一:上初中的时候,寒假里一个冬日的下午,闲来无事,我把家里订得报纸拿出来整理。报上的有些文章旁边都做了记号。有打勾的、画三角的和作了五角星的。作五角星是我认为那篇文章可以用来积累知识;画三角是那篇文章值得多看几遍;打勾是那篇文章可以再看看要不要剪下来。那天,阳光非常好,我把小桌子放在阳台跟前,桌上摞着报纸,拿把大剪子,一边剪一边归类、整理着。我每个月整理一次报纸。记得那天正理着,我们光明区大院里的毛阿姨带着她大女儿兰兰来我们家聊天。妈妈一边织着毛衣,一边和她们聊着,我也时不时地插上两句。毛阿姨和兰兰起初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后来看我那么专心地在理报纸,觉得很惊讶,说她们家的报纸看着看着就不知扔到哪里去了,夸我很有心向。
片断二:那是我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委培的,单位给得住宿费,政法大学让我们自己找地方住。我就在大学旁边的174中学里的地下室旅馆,找了个住得地方。两人住一间,是防控洞改建的,房间里没有窗户,一走进去就有一种混和着潮气和霉气的味道,86年10月,我让妈妈、姐姐、三姨和她女儿小萍到北京来玩,专门给她们四个女的找了间房间。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经常到北京的各大剧场看演出。她们来得那几天,我在民族宫礼堂买了民族歌舞的演出票,本来是想让小萍和我一起去看的,那天白天我们去香山玩了,晚上回来,小萍说累了不想去了。姐姐虽怀有身孕,但还是说和我一起去看演出。我每次看演出都要买一张节目单,那节目单有的是用铜板纸做的,做得很精致;也有的就是一张白纸,显得很粗糙。每次看完演出回来,我都要把门票贴在节目单上,写着和谁去看的,再注上日期,然后分类保存起来。那天,我和姐姐去看完演出,回到旅馆里,我又在照例做着粘贴写字的事。三姨是个直性子,心里有什么全写在脸上,她看到我这样做,冲妈妈大声地嚷着说:“你福气真好”。我当时不明白,把节目单整理一下,这和福气有什么关系呢?
片断三:我们上小学和中学那会儿,学校的功课不是很紧,有时下午不上课,原因是老师去开全厂大会去了。妈妈经常会带我去看花展。那时,西安著名的莲湖公园,每年都要举办菊花展。红的紫的黄的绿的宽的窄的,菊花那象小勺子一样的花瓣,居然有那么多的地变幻。我一边看着,妈妈一边让注意不同菊花间的区别。长大了,我特别喜欢看花展。长风公园的郁金香汇演,让人觉得象是在花海中漫游。每当我在欣赏上海的花卉博览会的时候,就会想到如果妈妈能看到这样的花海该有多好啊!
片断四:在西安的时候,家里买了煤,煤店就会有人把煤饼,送到家门口来。但是有一段时间,不知什么原因,需要自己找车子去把煤拉回来。这很麻烦,先要找到架子车,拉煤的时候还要上一个小坡,非常吃力。那会儿,我和爸爸一起去买煤,爸爸拉,我在后面推。有一天,妈妈去胡妈妈家串门,回来的时候,把胡妈妈家的煤本也拿了过来。她对我说:“你抽空去帮你胡妈妈把煤拉回来吧”。我说:“拉煤很累,我不想去”。妈妈说:“你小时候你胡妈妈对你非常好。那时正是困难时期,什么东西都买不到;你胡妈妈家好容易搞到几个鸡蛋,每天早上炖一个鸡蛋,总要给你舀上几勺。她自己的儿女都吃不到。她就象你的奶妈一样,你可不能忘了她呀”。我听了觉得很惭愧,就叫上同学小阎帮胡妈妈把煤拉回来了。后来,又经常帮她买菜。
片断五:妈妈特别喜欢她的故乡上海,每隔几年她都要回一次上海。妈妈每次回上海,都要给姐姐买不少漂亮的衣服,但给我买得比较少。我那时候夏天,经常穿用长裤改成的短裤;有的长裤屁股后面已经磨破了,补过了,妈妈还要把它改成短裤给我穿。到上海阿姨家里,阿姨的邻居都说,我妈妈很会持家。妈妈那时候常对我说,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不要太去注重穿着。
片断六: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经常去打乒乓球。看到同学们有乒乓球拍子,我就给妈妈说,我也想买一个。晚上说的,第二天下午,妈妈下早班回来,手里拿了一只崭新的乒乓球拍;不象同学们那种光板的,只有海绵没有胶皮的,或虽有胶皮没有海绵的,妈妈给我买的,是一只墨绿色的,胶皮反粘的拍子,精致极了。妈妈说,她下了早班就到纺织城商场去买去了。这只拍子我一直非常珍惜,上了大学我还在用。
片断七:我们邻居有一户人家也姓任,由于文革的原因,男女主人离婚了。女主人任老师一个人带着独生女儿任玲过日子。任玲小时候聪明漂亮,能歌善舞。由于家庭变故的刺激,又经常被同学们歧视和欺负,任玲上中学的时候,精神失常了;她成了我们厂众人的开心果,任何人都可以拿任玲开玩笑。有一年,任老师要带任玲到外去探亲,她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辆墨绿色的女式自行车,这在当时非常难得。这家女主人走之前,给我妈妈说,希望能把这辆自行车放在我们家里。妈妈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我们家只有两间小房子,房子并不大,这辆自行车一放,我们走路都不太好走,爸爸抱怨了很多次,妈妈说:“象她们家那情况,我们不给她放,谁还会跟她们放呀”。这车子在我们家一放就是两个月。
妈妈是个心地很善良的人,她经常给我说起,她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到外地来工作。爸爸和妈妈结婚的时候,住在上海的曹家渡。那时爸爸在上海国棉七厂做技术工作,妈妈没有工作。妈妈家兄弟姐妹七个,她排行老二。全家有九个人吃饭,只靠外公一个人的工资。妈妈没有工作,她和爸爸两个人过日子,爸爸那工资足够了。但这样没有钱帮助家里。妈妈先去了贵州工作;后来又去了玉门油矿;几年以后,才调到西安来,和已经在西北国棉六厂工作的爸爸团聚。她工作了以后,每个月都要从她26元的工资里寄10元钱给她爸爸补贴家用,直到弟弟妹妹工作为止。
有的父母喜欢训斥孩子应该怎么样,但自己做得却是另外一种样子。比如自己喜欢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损人利己的事情,鸡鸣狗盗的事情,却希望孩子能有大的出息。我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是身教大于言教。母亲很少对我说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她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导向。我现在非常同情弱者,小区的募捐,我已经捐了4条被子和各种衣服100多件了。送水工来得时候,如果天气很热,我也总忘不了在递给他们水费的时候,也递上一只雪糕。98年和99年两次装潢房子,我都专门把民工叫到家里来吃饭,还送给他们许多东西,比如床单、枕头、垫子等。
我感谢母亲培养了我丰润的心田。这种丰润表现在我对他人的爱心,我生活情趣的广泛,我做事情的心向,我做事情的恒心,和我遇到困难时的坚韧上。这种培养不是靠带孩子去旅游;给孩子许多零花钱;给孩子买一大堆玩具;给孩子买很多名牌服装;或是整天带孩子去吃美味佳肴,能够达到的。它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是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源泉,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的指针。我现在才深深地体会到这种丰润的心田,对人的成长是多么地重要。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拥有了巨额财富之后,执衷于黄赌毒这样的感官刺激,好象除了欣赏紧张,欣赏激烈和感官刺激之外,就没有感兴趣的事情似的。所以,有人曾经很富有,但很快地又把金钱挥霍掉了。
我大学毕业之后,一直生活很不稳定,在北京读书两年之后,回到了西安,又到宁波工作了五年,再来上海工作。在宁波的五年里,我和别人合住在一个十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举目无亲,孤身一人。但既使是在别人看来非常单调的生活中,我也找到了很多的生活乐趣。我们大学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叫梅山,空的时候我叫上小俞,我们一起坐小船过河,然后,登梅山,去采花。采来许许多多的山花,用大口瓶装上水,插在水里。刚去得时候谁也不认识,但很快地,我就认识了善良的唐大姐一家。她们家困难极了,老公是个残疾人,她在纺织厂工作。我就把很多的生活用品送给了她们,也和她们建立了亲戚一样的关系。我的宽容和善良让我在宁波的五年时间里,结识了许多宁波市民,也和大学里的很多老师,我交过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内心的丰润让我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很想对现在的家长们说,如果你非常爱你的孩子得话,首要的不是为孩子的教育花多少钱,也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一堆孩子并不喜欢的技艺。你如果想让孩子生活的幸福得话,那就从小给孩子一个丰润的心田吧。它会使孩子富有创造性,富有想象力,富有爱心,富有情趣。这样的心泉流出来的泉水,在滋润他人的同时,也丰润着自己的生活。
文章看完了吧?父母对子女的培养有很多种形式,但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培养,不是来源于外部的吃喝穿戴,而是要让孩子有一颗丰润的心田。具体表现为:对广泛意义上的生活的爱;对父母、家人和他人的爱;以及对人生各种兴趣点的捕捉。
上初一的孩子正是从不懂事开始逐渐懂事的时候。中国有一句老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的理解还不光是“不怕虎”;更准确地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会逐渐有更多地思考,更多地认识和更多地畏惧了。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时候,完成从因为没有看见虎而不怕,变成虽然看见了,但是因为心里有自信,有办法对付虎,而不怕呢?家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这种自信心。
当然,这种自信并不是找孩子谈一次话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点滴的琐事,让孩子逐渐感觉到,凡事都有明智的思路和做事的方法,从而,在做每一件小事的时候,累积这种自信;这样,就会在碰到事情的时候无所畏惧、胸有成竹。能够驾驭就不会感到茫然;能够对付,就不会感到恐惧;能够把握,就不会感到无奈。人如果在社会上能有这样的认识和这样的把握,就会觉得世界美好得让人爱不过来,就不可能觉得世界在眼前是一片灰暗的,也就不可能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了。关键是要有一个丰润的心田,更关键的是父母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
你可能会说,那我应该怎么做呢?方法有很多,但最好从培养孩子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点出发;不要盯着孩子只对读书感兴趣,更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升学压力和灌输过多的竞争意识。如果孩子觉得她在这个世界上,是父母完成读书目标的机器;觉得除了读书这件事,其它的事情都不会得到父母的肯定;觉得除了读书之外,人生没有任何的意义、任何的价值,这样,无形中,孩子就被推上了唯一的一条生活之路。学校已经在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了,社会已经在给孩子施加这种压力了,家长如果再推波助澜的话,孩子就有可能由于兴趣点不在那上面,由于读书不能带来全部的兴趣和动力,而产生逆反心理,越是往前推、越是往后退。
所以,我建议你,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以更加广泛的兴趣选择?以更加广泛的生活选择?让孩子充分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宽广美好,在你孩子这个年龄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家长的愿望再强烈,孩子要能有那样的心向才行呀!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多带孩子去看看展览,去参观游览,充分感受生活的多样性。父母要向孩子充分地表达这样的愿望:孩子只要认为生活得好,在不违法的限度内,做什么事,家长都会感到是很高兴的事情。你可以试着这样做一下,有了什么效果,你再对我说,我再给你提出新的建议。
总之,在现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在法律限度内,更多地感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比任何外在的成功,我认为都更加重要。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伟大而杰出的人物,能够有一颗平常心,过好平常的日子,才是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最平常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