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副局女儿是贫困生”不必新奇


  8月25日《新京报》载:湖北襄樊市近日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被资助者取消受助资格。记者调查发现,一名被取消受助资格的大学生父亲是当地某局的副局长。其是否属于贫困家庭、以及襄樊市总工会对贫困学生的审查程序引发质疑。记者调查发现,有疑问的是当事大学生杨某当初的申请表内容:母亲月收入200元,家庭月总收入600元,特别是有个情况说明令人目瞪口呆:夫妻下岗无住房……生活比较困难!上面还清清楚楚地盖着一个鲜红的印章:樊城区第三环卫所工会!副局长变成了下岗工,让人吃惊!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在基层并不少见,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常常成为“有关系”、“有实力”的人谋取的对象。本没有资格、无需申领低保的人,却实实在在地申领了低保,全因“有关系”,街道办、民政局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常配合,其中有些低保对象就是民政局领导的亲戚。上面新闻所揭示的明显是樊城区第三环卫所工会作假证明。

  废话我也不多说,我觉得这跟我们民众的??文化土壤有关。冒领低保、助学金,冒领者不会觉得有什么羞耻,反而因为“有能力”受人羡慕。基层机构造假、出假证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不小心被查出来了就改正呗,应付的办法不止一种……

  冒领低保、助学金这些造假都是“小意思”,如果代表公权力的检察官造假,那才可怕呢!去年十一月份,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以副检察长徐文艾为团长的公务考察团一行10人在芬兰赫尔辛基机场办理入境手续时,被芬兰边防局官员以该考察团出具的芬兰司法部邀请函系伪造信函为由拒绝入境,不就是一例吗?你说这帮检察官开什么国际玩笑?都开到芬兰去了,真够外国人笑话我们的。真不知道检察官们造假时,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哪里去了?他们会不会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

  我期待五十年、一百年以后会有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