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常用保健食品之:辅酶Q10


  近年来,在电视、报纸上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辅酶Q10,而且不断被消费者所熟知,其实辅酶Q10作为一种药用原料在国内早有应用,但并没有得到广泛注意,随着其在保健食品、化妆品中的应用,才渐渐让人们知道了它的具大魅力。那么作为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的辅酶Q10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如何?在国内申报注册保健食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庶正康讯(北京)商务咨询公司(中国健康产品网)保健食品注册专家成琴女士,以下就有我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希望对那些预申报辅酶Q10保健食品的企业有所帮助。

  辅酶Q10国内外市场概况

  目前辅酶Q10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以及澳大利亚,其中美国市场占到总消费能力的三分之一。日本是最早开发辅酶Q10的国家,其产量居世界首位。目前全球90%的产品均来自日本,辅酶Q10除了应用在医药领域外,还用在功能食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中等领域中。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辅酶Q10的技术研究,主要是应用在医药领域。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比较晚,2006年9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以辅酶Q10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从而辅酶Q10开始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规定》中在国内以辅酶Q10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功能目前仅限定在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方面。

  辅酶Q10获批产品将倍增

  根据中国健康产品网(庶正健康)数据统计,目前以辅酶Q10为原料注册申报成功的保健食品共有4个,其中国产产品3个,进口产品1个。申报的主要功能为增强免疫、抗氧化和缓解体力疲劳。目前,还有多个以辅酶Q10为原料的产品在申报中,根据目前产品申报情况,至2008年底,将会有十多个辅酶Q10可以获得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根据中国健康产品网(庶正健康)数据显示,国产产品中有两个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所有,据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调研分析,关于辅酶Q10注册法规的出台很大程度上受到浙江新昌制药的影响,在保健食品应用方面,其很有可能是要形成对辅酶Q10原料及成品在国内的垄断地位。

  申报辅酶Q10原料纯度应达99.0%

  庶正康讯(北京)商务咨询公司保健食品注册专家成琴女士介绍说:《规定》中第一条规定要求申请人除按《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提交的申报资料外,还应提供辅酶Q10原料的详细生产工艺,但一般辅酶Q10销售商都无法提供辅酶Q10原料的详细生产工艺,如要获得其生产工艺,可能需要直接向生产厂商购买;第二条还规定辅酶Q10原料纯度应达到99.0%以上,但在国内可以满足《规定》要求的原料生产商并不多,根据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所掌握的资料显示,目前能达到《规定》中要求的辅酶Q10原料生产企业除浙江新昌制药外,还有西安皓天、及云南楚雄太阳药业等,成琴女士提醒预申报注册辅酶Q10保健食品的企业,在购买原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规定》,不能盲目申报。

  最后,成琴女士说,虽然国家对辅酶Q10保健食品的注册还存在某些限定因素,但我国拥有比较充裕的辅酶Q10原料资源优势,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内技术不断提高及国内市场受国际市场的不断影响,辅酶Q10将会成为保健食品中的新亮点。

  相关链接

  辅酶Q10基础知识

  1957年,美国威斯康辛酶学院的克莱恩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首次从牛的心肌中分离出辅酶Q10。同年1958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卡鲁.福克斯博士认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式,从此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加入了辅酶Q10的研究中,卡鲁.福克斯博士被公认为“辅酶Q10之父”。

  辅酶Q10,又称泛醌,常简写为CoQ10,是一种脂溶性苯醌类化合物,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的结构,溶于氯仿、苯、丙酮、石油醚、乙醚,在乙醇中极微溶解,不溶于水、甲醇,外观为黄色或淡橙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易分解,使颜色变深(微红色物质)。(摘自<庶正康讯>保健食品原料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