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铁路历次改革,除了几次大提速见到点实效,其它轰轰烈烈的改革,都没见到什么效果。其实,铁路高层也知道,铁路要想发展,出路就两条:一是政企分开,二是提高运价。如果铁路高层想咬着政企不分这块肥肉不松口,一边享受公务员的待遇,一边拿着企业的奖金,那就抓紧想办法提高运价。
经济学家形象地称“铁路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也是承担公益性责任最大的企业”。多少年来,铁路始终把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许多国家对铁路实行补贴,而我们铁路是在补贴国家。
2004年,仅对粮食、化肥实行减免建设基金和低运价就减少收入142亿元,也就是说国家对提高农民收入的成本多数让铁路承担起来。还有,铁路对学生、伤残军人实行半价票,对国家急需的救灾物资以及煤、粮重点物资运输等而投入的巨大成本,直接导致了铁路长期债务达到2000亿元,可以说铁路对低收入人群和国家利益做出了的巨大贡献。
可是,这些年来,铁路职工的收入从纵向比较,七八年来并没有明显变化;从横向比较,铁路职工在各行业中的收入几乎垫底。也就是说让穷人帮助更穷的人,这样的效果肯定不大,那么多效益好的企业和富人在干什么?凭什么这些社会责任要让铁路企业来承担?政府也知道挑软的捏!
中国铁路有7.4万公里,仅占世界铁路的6%,但完成的工作量占了世界铁路总工作量的近1/4。据预测,到2010年,铁路的客货运量可达到17亿人和29亿吨,2020年将达到35亿人和40亿吨,在没有招工、减少入路人员的情况下,还要减员,而10年、20年后又要招工,还要培训,招工和培训的费用比减员产生的微小效益要大的多,这种短期行为白痴都知道不能干,铁路高层还当是妙棋呢。
去年以来,铁路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又是撤分局,又是并站段,这倒也是减少成本的一个措施,可是这样就能提高铁路的效益吗?结果要等到年底才能知道,如果现在说能,那也只是一种假设。一个企业决不是靠减员才能发展,一个人也不是靠减肥才能健康。当然,我们相信,铁路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好的,但目前铁路职工所能体会到改革的实惠,就是全路从06年初开始给长的二百来元的工资,这点钱对于已经7、8年没长工资的铁路职工来说,如同八年大旱下了一场毛毛雨,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在各行业中职工收入垫底的命运始终没有改变。
目前铁路的改革没有向政企分开、提高运价两条路上走,又提出新的投融资改革:一是公募,二是私募,最后才是提高运价。估计前两个办法都是没啥大用,只有提高运价还有点可行。
以咱老冒的水平分析一下原因:
一是公募。说白点就是发行股票,数量肯定不会太大。现在的股票,只要不是脑子有病,根本就没人买。据国家统计,从股市开张以来,股民人均已经赔了2万。铁路要发行股票就早发行,还可能有点赚头,现在发行,只有傻B才买。
二是私募。也就是政府、企业或是外国投资,这一点对于繁忙干线是个对策,对于边远地区的铁路根本没人理会。何况投资要讲回报,挣的钱要给人家,用我们铁路职工低廉的劳动为人家赢得利益,铁路只是给人提供一个挣钱的机会而已,就如同国外的大企业到中国开公司,人家赚的还是大头。
现阶段唯一可行的、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提高运价,这才是铁路解决投融资的根本出路。但只要不解决政企分开,这条路就行不通。政府是承担社会公益的主体,而企业是以效益为中心,目前铁路还在义不容辞地为政府承担着社会责任,电煤、粮食、救灾物资告急,铁路就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来“出色”地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政治任务”,可这些政治光环只罩在少部分高层头上,这让广大基层一线的职工非常生气,如果让他们承担这部分责任,那就要让他们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可目前,他们也在低收入人群中挣扎,而效益却被铁路局以上的少部分人分享,搁谁心里也不能平衡。
铁路现在执行的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运价,虽然提高过几次,也都是小心翼翼,根本没解决什么问题,只是减少点亏损。如今,物价飞涨,煤、水、电、油包括员工工资都在上涨,只有铁路运价岿然不动。长此以往,就是把18个铁路局也撤了,全路的效益也不会提高。只靠简单的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效果不会太大,况且,这些年铁路一直在这么做,已经没有多大空间。效益不好第一想到的就是减员,这是铁路历任高层想到的妙棋,殊不知给基层造成多大有压力,其结果是机构和机关人员越精简越多,分局撤销才知道,41个分局机关只有2万多人,而附属单位就达5万多人,这就是铁路多年来精减机构的成果。重庆力帆公司老总尹明善说过,不能因为企业经济困难就大量减员,有了包袱就转嫁给职工,这样的企业最不厚道。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不要忘了我们中国人做人的宗旨:做人要厚道。
现在,可以说提高运价的时机已经到来,全国什么都在涨价,最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蔬菜,清楚的记得土豆去年冬天是8毛,今年冬天竟然涨到二块三,比水果都贵。煤汽去年28一罐,今年都他妈60了。煤、水、电、油、粮、菜都跟比赛似的涨价,只有铁路岿然不动,真有点佩服铁路高层,在市场经济下竟然能有如此的定力。
可能是我们的层次还没达到那么高,体会不到铁路高层的苦衷,但机不可失啊,倘若国外投资进入后再提高运价,那可是就是真正的引狼入室,吃一火车皮后悔药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