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漂泊在漩涡中的音乐


马克西姆,漂泊在漩涡中的音乐
 
本报记者  曹喜蛙 王振辉/文
马克西姆,来自克罗地亚的70年代生人,来自战争,来自时尚,来自新古典。
这个身高近2米的克罗地亚钢琴家,能从他的眼神里扑捉到现代战争催生的茁壮的后现代、新古典的当代男人的魅力,俊秀脸旁,染发,休闲劲装,另类的耳环项链,新古典,你很难把他与古典联系起来,顶多是个动物凶猛,顶多就是个疯子。
                          
坚信音乐本身力大无比
然而正是这个现代克罗地亚战争环境里成长的东方青年,却坚信音乐本身的力量能够震撼到每个人。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还默默无名时,在克罗地亚一个小镇上张贴自己演奏会的海报;这个信念支持着他当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却依然在学校地下室练习钢琴——直到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马克西姆受过非常严格的钢琴训练。他出生于1975年,家乡是在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名叫希贝尼克的小镇。9岁开始练习钢琴,第一次公开表演也是在这年。1990年,克罗地亚战争爆发,他居住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但他和导师玛利亚·塞克索都坚定的认为要将音乐进行到底。
随后他在瓦拉基米尔·卡潘教授的教导下在萨格勒步音乐学院度过5年时光,接着又在布达佩斯著名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的1999年他获得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头奖。2000年他定居法国巴黎,受业于伊格·拉斯科,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旅游
马克西姆15岁的时候,他还在克罗地亚的小城镇,几乎每星期都有一次警报,有一次炸弹就落到了他们家,因此一家人际个星期都不能回家,这样的生活一直过了五年。
那样的年代他也没地方可去,只能在家里学音乐,只有音乐陪伴着他。音乐使他勇敢,使他幸福,使他在战争的环境里“游离”战争,某种程度上说“战争是一种特殊的旅游”。
马克西姆爱旅游,爱真正的旅游,他四处演出去过很多地方,去过欧洲和美洲,也去过亚洲很多国家。他喜欢旅行中见到许多不同的人,结识一些不同的朋友,了解一些不同的文化和音乐。
马克西姆喜欢徒步旅行,背上行囊,招呼几个狐朋狗友一起去旅行非常爽。有一次他参加过50人一起的徒步旅行。在那次旅途中他们一起生活了3个月,非常难忘。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马克西姆已经是第四次来中国,他非常喜欢中国,这一次只有10天,没有很多时间去旅游,但是北京的长城、天坛等等,他以前就已经去过。
有一次他去内蒙古,见到一位在草原上自弹自唱的民间音乐家,尽管他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仿佛他得到了大自然的真传。马克西姆被深深地感染,希望有机会在自己的音乐里也展示一下。
在他的旅途中,把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吸纳到他的作品中,尤其在亚洲国家。他喜欢中国的黄河,曾试图把黄河融入他的音乐里,尽管他对黄河的历史知道的并不多。他说努力把中国文化通过音乐传播给世界,希望通过音乐把不同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他说,也许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他喜欢这种有挑战的传播方式。他也曾经把美国风格的摇滚乐融入了他的音乐。
他喜欢亚洲的各个国家,上一次他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一个伟大的地方,这里的人民很友善,也出过很多音乐家,他喜欢中国…… 北京以外,他还到过中国的香港、上海,第一次到香港举办音乐会就受到乐迷们的疯狂欢呼,100多人在机场迎接他,在那之后,我每一个月,每两个月多会去香港一次。
 
独自旅行会有一点危险
马克西姆喜欢旅游,喜欢去不同的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它不同的风土人情。比如热情的古巴人民非常质朴,在古巴生活可以非常放松,尽管那里似乎还很落后,但那里的一切都曾叫他热血沸腾,在那里几乎不会感到孤独。他对《环球游报》的读者说,旅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但他还是提醒《环球游报》的读者,说独自一个人旅游还是会遇到一些危险,现在他还是喜欢参加团队旅行。以前他喜欢独自旅行,但发生过一些不愉快发生,现在很少一个人出门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