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5日,是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0天的日子;打开《新民网》,首页的头条新闻是黑体大字“今天,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0天”。
上海这几年,由于迎世博的原因,各方面的建设都提升了速度,尤其是交通。95年才开通了一号线地铁,而今年底,地铁九号线就要登场了;在建的还有十到十二号线。到世博会开幕的时候,上海的地铁长度,将成为世界之最。新闻里也在不断地播报着,上海世博会的报名参展国已经到了多少了。还有与之配套的百姓安置、场馆建设、世博基地建设等等,一系列的主打、配套和辅助设施的建设;现在又在热议有关中国馆的设计方案和世博会门票的事了。
作为上海人,看到上海在大力推进世博会的进程,当然是很高兴的了。争取到办世博会和把世博会办得精彩,对我们国家和上海来说同样重要。但是,我认为,所有的媒体在宣传此事的时候,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只要想一下奥运会,马上就明白了。
非常巧,今天是世博倒计时的1000天;还有3天,又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那就是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庆祝日。与奥运相比,我们是不是觉得,同样争取到手的世博会缺了点什么?缺什么了呢?
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我们不但拿到了主办权,同时,我们还有一个热切的期望:那就是在中国本土参赛,我们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更有利于我们的运动员出成绩;我们已经参加了多年的奥运会了,金牌总数每届都在往上升,排位也在往前靠,但是,我们还从来没有取得过金牌总数第一的成绩,这次北京奥运会,我们是不是可以圆这个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呢?对这一点,大家都有热切的期望,因为,我们上一届已经到了第二位,离第一位只有一步之遥了,得二望一,是人们的普遍心态。我们上次还有些项目不是输在实力上,而是输在偶然上,输在失态上,输在调兵遣将上,这更有理由让我们相信:经过四年的准备,完全有希望冲击金牌总数第一的位置。我们有这样的实力,我们也有在自己的国家里大展身手的信心。
比起奥运的自信、实力和风采来,世博很难让我们有同样的豪情。所有的报道都在关注硬件设施、招展参展和管理方面,比如说,世博基地、世博场馆、交通设施、参展国家、参观游览等等。我们完全相信,到时候上海世博园会建设得很漂亮,漂亮得像是一座座艺术宫殿的大观园,那里既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妙,又有美伦美奂的雕塑、花草、水面和四通八达的交通。可是,当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涌而至的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呢?如果想欣赏建筑物上的精美,想游览博览园里的风景,想感受地铁网中的快捷的话,也许就没有必要上我们这儿来了。大家最感兴趣的,当然是走进场馆里,能让我们看到什么精彩呢?然而,来的国家再多,来的国家再全,带来的东西再先进,带来的东西再完美,那是我们的吗?
来参加世博会的国家,挑选的展品都是高科技的。作为东道主,我们希望,世界各地来的游客观展之后认为:中国馆的展品是最能给他们带来新的感受,也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就的。我们当然可以在我们的场馆里展示中华的传统文化:展示我们的四大发明、我们的中医中药、我们的手工编织、我们的京剧昆曲等我们的文化遗产了,但是,这些能代表当代中国的成就吗?这些能代表我们的科技实力,和我们的现代发展水平吗?
如果外国人来了,看完了之后,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展馆里外国人带来的外国东西,而认为我们的东西没什么新花样,都是那些在法国文化年和俄罗斯文化年期间,我们已经给别人展示过了的东西,都是那些人家之前来旅游的时候,已经看到过了的东西,能展示我们国家的先进性吗?
世博会当然可以展示文化传统,文化积淀和文化魅力了,但是,究其主题来说,世博会上,人们更想看到的,是距上一届的世博会之后,世界上又有了什么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新的成果和新的热点。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新花样,一味地拿传统文化来填充,那么,原来由于国门没有打开,给外国人的那种陌生的新鲜感,还能维持多久呢?
办世博,我们既高兴,又担心。我们拿什么奉献给世界的科技文化盛会呢?世人着眼的并不只是展地的漂亮,展园的宏大,展馆的精美,交通的便捷和在中国馆里网罗了多少传统中国的古董,我们更需要努力的,是怎么把我们这个东道主的馆,办成是世界最新科学技术的大观园。就目前来看,我们的科技发展水平,是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得到迅速提升的,我们也只能是期望多于希望了。
我们一方面要在我们的现有基础上,尽可能地把世博会办得更精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卧心尝胆,争取在以后的世博会上,更多地展示新中国、新时代、新科技、新发展的魅力和风采。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远古回声的欣赏中,在一个迅猛发展的世界里,世界的眼光最关注的,永远是领先的科技、领先的发展、领先的魅力和领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