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政治的一个弊端


    英美等西方国家大体上都是由左、右两大理念而形成的两党政治。近年西方也有政党提出第三条道路,但多是左派向资本主义倾斜。像英国工党提出减税、私有化、充分市场经济的第三条道路,被视为向保守党理念体面地投降。美国民主党籍的前总统克林顿当年签署削减福利法案,也被视为向共和党的政策妥协。   

按照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的玩法,并不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特别是形成两个对立大党时,基本上会形成持中间立场的党派无法起到影响政策的实际作用。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小党,没有哪个敢走中间道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政治本钱。他们都是在各自理念阵营中,由于立场更坚定,光谱更深色,才争得了一席之地。如果把理念模糊化,立场弱化,那他们就会失去深色支持者,同时又由于不是大党,对中间选民没有吸引力,结果两边不讨好,等于政治自杀。

 

    因而英美等国的小党,几乎都是两大政治阵营中,各自一方的理念极端者。美国的左翼小党,更强烈倾向社会主义;而右翼小党,则主张政府完全不干预的绝对自由经济。过去95年来,美国两党政治中,最大的一次第三势力才拿到19%的选票。但他们不是因主张中间道路,而是比共和党还保守的得州石油大亨提出更右翼的经济政策,结果分了共和党的票,才导致老布什连任失败,民主党上台(克林顿得票率才43)。而近年美国左、右阵营的小党得票率,最多才是35%。而如果他们提出中间道路,则会全军覆没。

但现实生活中,任何极端的观点往往是有害的。政客们为了政治而不惜采用极端的政策作为号召,实际上由他们轮流执政,会造成较大的政策波动,民主过于依赖党派政治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