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申购资金创新高的背后


    建行的上市日期越来越近了。

    9月7日上市申请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11-13日在全国进行预路演推介及初步询价,14日公布发行价格区间为6.15元至6.45元,14-17日网下发行,昨天建行网上申购,9月25日,在沪市正式挂牌交易,这就是建行的上市速度。

    建行的“高速”上市显然与目前的市场行情有关。自七月中旬以来,在权重股、蓝筹股的带动下,上证指数从3500点一路上涨到5400点,而随着股指的上涨,市场上关于蓝筹泡沫的争论多了起来。实际上,无论是从静态市盈率与动态市盈率看,还是从整个市场的平均股价水平来分析,指数与个股股价都已经到了一个“虚高”的位置。

    毋庸置疑,股指大幅上涨过后,市场的风险也日益累积。此时,防范市场风险,防止股指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实乃应有之义。“5.30”的“半夜鸡叫”由于受到普遍质疑,相信监管层在调控市场方面不会再出此下策,那么,“市场化”调控将是监管层的唯一选择。

    此轮牛市的大背景是人民币升值与流动性泛滥。而从发行1.5万亿特别国债、到券商QDII的开闸、到“港股直通车”的即将开通、再到日前南方基金QDII产品的成功发行等,无不折射出监管层收紧流动性过剩的一面。另外,为缓解市场的供求矛盾,证监会在新股发行方面亦是“大开绿灯”。

    北京银行、建行、中海油服等已经搭上了新股的快车,昨天,中国神华拟发行不超过18亿股新股的申请亦获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另据媒体报道,中石油、中国电信等将实现回归。这些均说明,监管层通过增加供给的市场化调控初现端倪。

    建行的网上网下申购结果显示,网上冻结资金超过1.6万亿元,网上网下共冻结资金达2.26万亿元,超过此前北京银行的1.89万亿元,创下境内单家公司IPO冻结资金最高纪录。此前,中国远洋曾创下了1.63万亿资金的申购记录,后来被北京银行打破,然而,北京银行的记录没保持几天,就被建行刷新了。

    申购资金屡创新高,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其一,随着大盘的上涨,新股发行市盈率也是水涨船高,这样无形之中“垫高”了新股上市的开盘价。而且,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新股上市涨幅愈来愈大。“新老划断第一股”的中工国际、中国远洋、中国人寿等上市首日均创造了不菲的“业绩”,特别是深市中小板的股票,今年以来,上市首日涨幅基本上都在200%以上,极端的在500%以上。新股的财富效应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其二,股指冲上5000点之后,市场风险越来越大,此时,规避市场风险,卖出手中的股票保住牛市的胜利果实不失为明智之举。而申购新股则为那些不愿在高位进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是以在申购资金频创新高中,包含着部分退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资金。
   
    其三,作为一只超级航母,建行上市后在市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于建行的战略配置显得比较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建行网下申购资金高达0.66万亿的根本原因。而对于一般的中小投资者来讲,有了中行、工行上市后的市场表现,积极参与建行的申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冻结申购资金的记录由建行刷新,但是,建行的新记录到底能够保持多久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