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王”的统一着装未从民生角度考虑
李华新
25日,从济南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济南市已经启动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工作,并酝酿改革现有的废品回收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形象统一的废品回收点,对所有废品收购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据了解,济南市将建立健全“社区街道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和中转站——大型交易中心”的废品回收三级网络。
(《齐鲁晚报》07-09-26)
市区将按照每1000户居民设立一处废品回收便民服务点,其他区县乡镇按每2000户居民设立一处便民服务点。同时,济南市贸易服务局和济南市供销社正在酝酿,对所有的废品收购人员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标志、统一着装、统一车辆、统一衡器、统一指导价格。为便于管理,收购废品所用的三轮车及收购人员也将全市统一编号。
不过这个话题,其实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因为对于这些城市从事废旧物品回收的人员,他们的管理并非是需要用统一着装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因为这样的管理,实际上只是打上了一个标签,在实际的回收业务中,也不会因为统一着装就会增加这些人员的收入,因为服装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对于所使用的回收工具的确是需要有一个编号的,但是要是把车辆又要统一的话,那么原来使用的车辆就要报废。在实际上也是一种浪费。问题是现在一提要解决民生问题,人们只是考虑需要打造什么形象。缺乏从民生的角度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废旧物品回收,应该是涉及到民生的一个问题,在一个社区没有这些回收旧物品的人员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有些不方便,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人们对于这类人员的防范意识,因为在这些人员中不乏有些各色人物等,有的还是以此作为偷盗的掩盖,因此对于统一着装后,也是有一个鲜明辨识的。也不无益处,但是如此增加的负担,政府是不会埋单的。由此是否会产生其他的一些矛盾,也是需要实现考虑到的。因不能统一着装或是统一车辆问题,而使得这些人员失去收入来源,其实也是加大了城市的运行成本的。也使得这些人员失去了从事这项“业务”的资格,其实也和建立和谐社会有些距离的。
现在是一提管理,往往是对硬件的提升,很少是从服务上,下些功夫。这些如游神般四处游弋的收购废品者,其实是一个随意性很大的一个活计,现在一旦正规起来,一些人员还是会感到不便的,现在又要让着装也统一起来,想想也是增加了业务成本的。
使8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0%以上的规范性社区设立回收站、点。
其中的运行方式也是可以提供多种方式的,比如电话预约,比如约定的上门回收,那个使得人们对于此类的生意可以有一个管理的渠道,而非是通过这种无知形态的管理,其实也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只要的有一个统一配发的可以允许收购的标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需要统一着装。
其实解决服务民生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看如果这样的规定当设身处地来一个换位思考,你是否愿意这样做就行了。没有必要用用什么新的统一形式来作硬性规定。
正规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能解决城市居民的实际不便,又能使从事废旧物品回收的群体得到具体实惠,而且又有一套便于管理的机制和制度,这似乎才是最重要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