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就一直在出手拯救金融市场,美联储也多次向金融市场注资。有报道说:“自8月9日首次注资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注资超过1000亿美元”。
然而,美联储这区区1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对美国庞大的金融市场来说犹如杯水车薪,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9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最近,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公司——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这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发生以来倒下的又一家抵押贷款公司┅┅”的这一报道事实,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救市行动的结果是收效甚微的。
尽管,“次贷危机”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已危及到了全球的金融市场,曾造成全球股市为其暴跌。而对于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中国来说,虽然影响还不算大,但获多获少都是有影响的。因为,中国的一些银行都持有美国的次级债,其造成的损失对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来说,也是具大的。况且,我们的房贷模式也是仿照美国的,虽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美国那种“次级债”的模式,但也已存在“次级债”的基因的。
那美国“次级债”房贷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其大概分三步走:
第一步,美国人买房如果需要贷款的,也就是说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买房,一旦买房,房价继续上涨,贷款人可以用不断升值的房屋作抵押,进行再融资。
第二步,如果把向房主贷款的公司称作是房贷零售商的话,那么向这些房贷零售商购买房贷的公司就是次级贷款商了,人们平常就把这种贷款叫次级贷款。比如拥有“美国房贷中心”美誉的Innovative Mortage公司就是美国一家最大的次级贷款公司。他主营从零售商手上买进房贷。
第三步,次级贷款公司把从零售商手上买进的房贷,进行开发、打包、证券化,然后销售给那些不同风险喜好等级的投资者。比如销卖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甚至各种政府托管基金等。
次级贷款的赚钱运作模式就是,次级贷款公司一般拿出2美元本金,然后从银行那儿借98美元,再加上2.5美元流动资本(也是借的),一共102.5美元,再从零售商那儿以100美元买入房贷。然后打包、加工一下,转手以104美元卖给华尔街的投资者。整个买入到卖出的周期只有30~45天!如此看来,如果2美元在30天内就赚了1.5元(当然还有借贷成本),这就是每月75%的回报率,每年800%的回报率!
其实,人们一看就懂,这个次级贷款的赚钱模式,就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生意,它主要就是依托证券、房地产市场虚涨的价值来维持次贷的运转,这样,只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金融风险。
人们也可能看出,美国的次贷模式与中国的房贷模式还是有区别的。尽管中国人买房,付了首付款后,剩下的购房款可以在银行申请按级贷款,这与美国一样。但不同的地方是美国人可以拿房子去再融资,而中国是不行的。所以,在中国,对购房自住户来说,当你贷款没有还清的情况下,你是无法再拿房子去融资的。
而对中国房地产商、房屋投资人和房屋投机人来说,是具有美国“次贷基因”的。为何如此说呢?因为,中国房地产商、房屋投资人和房屋投机人的贷款也存在多次贷款,连环贷款等问题,唯一的就是没有将贷款“证券化”。这也就是中国房贷模式与美国次贷模式的根本区别。
尽管存在这一区别,但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不无担心地说:“中国确实需要高度和密切的关注次级抵押债的问题,虽然其影响是有限的,但也应该汲取教训,加强监管。中国金融机构在贷款的时候也要注意本身的问题,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息还不太畅通,连环贷款、连环抵押等问题前几年确实存在,经过这些年的高度关注和监控已经有所好转,但也应该从次级抵押债的问题继续汲取教训,加强监管”。
当然,由于高层领导已认识到了“次贷危机”潜伏的危险性,这对完善中国住房贷款体系和机制是十分有利的,对控制房价上涨也是有帮助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次贷危机”也就给中国百姓带来了“福音”。
龚玉环
2007年9月3日
http://business.sohu.com/20070823/n251743761.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kong/news/2007/09-02/1016365.shtml
然而,美联储这区区10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对美国庞大的金融市场来说犹如杯水车薪,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9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最近,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公司——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这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发生以来倒下的又一家抵押贷款公司┅┅”的这一报道事实,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救市行动的结果是收效甚微的。
尽管,“次贷危机”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已危及到了全球的金融市场,曾造成全球股市为其暴跌。而对于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中国来说,虽然影响还不算大,但获多获少都是有影响的。因为,中国的一些银行都持有美国的次级债,其造成的损失对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来说,也是具大的。况且,我们的房贷模式也是仿照美国的,虽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美国那种“次级债”的模式,但也已存在“次级债”的基因的。
那美国“次级债”房贷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其大概分三步走:
第一步,美国人买房如果需要贷款的,也就是说贷款人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买房,一旦买房,房价继续上涨,贷款人可以用不断升值的房屋作抵押,进行再融资。
第二步,如果把向房主贷款的公司称作是房贷零售商的话,那么向这些房贷零售商购买房贷的公司就是次级贷款商了,人们平常就把这种贷款叫次级贷款。比如拥有“美国房贷中心”美誉的Innovative Mortage公司就是美国一家最大的次级贷款公司。他主营从零售商手上买进房贷。
第三步,次级贷款公司把从零售商手上买进的房贷,进行开发、打包、证券化,然后销售给那些不同风险喜好等级的投资者。比如销卖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甚至各种政府托管基金等。
次级贷款的赚钱运作模式就是,次级贷款公司一般拿出2美元本金,然后从银行那儿借98美元,再加上2.5美元流动资本(也是借的),一共102.5美元,再从零售商那儿以100美元买入房贷。然后打包、加工一下,转手以104美元卖给华尔街的投资者。整个买入到卖出的周期只有30~45天!如此看来,如果2美元在30天内就赚了1.5元(当然还有借贷成本),这就是每月75%的回报率,每年800%的回报率!
其实,人们一看就懂,这个次级贷款的赚钱模式,就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生意,它主要就是依托证券、房地产市场虚涨的价值来维持次贷的运转,这样,只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金融风险。
人们也可能看出,美国的次贷模式与中国的房贷模式还是有区别的。尽管中国人买房,付了首付款后,剩下的购房款可以在银行申请按级贷款,这与美国一样。但不同的地方是美国人可以拿房子去再融资,而中国是不行的。所以,在中国,对购房自住户来说,当你贷款没有还清的情况下,你是无法再拿房子去融资的。
而对中国房地产商、房屋投资人和房屋投机人来说,是具有美国“次贷基因”的。为何如此说呢?因为,中国房地产商、房屋投资人和房屋投机人的贷款也存在多次贷款,连环贷款等问题,唯一的就是没有将贷款“证券化”。这也就是中国房贷模式与美国次贷模式的根本区别。
尽管存在这一区别,但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不无担心地说:“中国确实需要高度和密切的关注次级抵押债的问题,虽然其影响是有限的,但也应该汲取教训,加强监管。中国金融机构在贷款的时候也要注意本身的问题,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息还不太畅通,连环贷款、连环抵押等问题前几年确实存在,经过这些年的高度关注和监控已经有所好转,但也应该从次级抵押债的问题继续汲取教训,加强监管”。
当然,由于高层领导已认识到了“次贷危机”潜伏的危险性,这对完善中国住房贷款体系和机制是十分有利的,对控制房价上涨也是有帮助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次贷危机”也就给中国百姓带来了“福音”。
龚玉环
2007年9月3日
http://business.sohu.com/20070823/n251743761.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cn/estate/kong/news/2007/09-02/1016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