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失控的房价,开发商怎样抉择?
文/冀志罡
粗略估计,从2005年到现在,全国房价普涨了约一倍。当然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略有差异,但整体来看,房价翻番是八九不离十的。千万不要只盯着京沪广深四大城市,我家乡那个三线不入的小县城,两年来也是不多不少涨了一倍。
两年时间,房价翻了一番,股价翻了两番,地价更不知道翻了多少番。仿佛一夜之间,从上到下的中国人全都发财了,就连一直默默奉献的农民也因食品大涨价而获益匪浅。应该说,这就算不是史上最好的年份,也是史上最令人满意的年份。
有不满意的,应该也是极少数。有报道说,一个毕业数年的研究生因对房价不满,竟在网上煽动示威游行,要向有关部门施压,结果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4天。这应该是难得一见的不满份子了。
可仔细想想,真那么令人满意吗?一个买了房的朋友,到处打听开发商老总的姓名,想套近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到底谁是甲方?你还是他?”朋友两手一摊,“这就是现在的市场。开发商就是牛气冲天。”
仔细想想,此话有理。需求持续旺盛,而供给日益减少的市场,必然是卖方市场。北京眼下数得着的那些楼盘,哪个不是开盘即光?哪个不得先期排号?现在的售楼小姐,还有几个能抬起眼皮,正眼瞧瞧心急如焚的购房者的?据说,在某些热卖楼盘,连本公司高管都得排号才能买到房!
房价涨到这种程度,房子缺到这种程度,是许多人始料未及的。就是开发商自己怕也料不到。好歹是赶上好时候了。赶紧闷声发大财吧。
且慢!这个项目卖了高价,那下个项目在哪儿呢?开发商是企业,是企业就得运营,就得不断买地盖房子卖出去。现在房子是好卖,可是地也难买了,不仅少,而且价高。地王价码天天刷新,顺驰当年的天价拿地今天看来简直小菜一碟。不少开发商无钱拿地,就此出局了。
人们总以为这是洗牌。其实不是。一个企业,想赚快钱是一种做法,想赚长钱又是一种做法。你可以恶炒概念、捂盘惜售,然后赚一票闪身走人;也可以老老实实做产品,童叟无欺卖房子,然后凭积累的资金和诚信品牌,从金融市场上融资,再通过“招、拍、挂”拿地,由此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这完全取决于企业的选择。不用奢谈什么社会责任。面对眼下的房价暴涨,有的开发商在绞尽脑汁想捂盘的法子,而另外一些开发商,却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以及时扩充土地储备,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不是只有大企业才能走的路。无论老牌大开发商,还是新近窜升的中小开发商,只要愿意,只要有足够的远见卓识,都可以选择这样一条具建设性的企业之路。不难预见,当本轮房价涨势逐渐平息、甚至见顶回落之后,才是优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水落石出之时。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