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28日,我又看了一期央视三套的品牌节目-《星光大道》。已经两年多了,我从开始的不经意随便看看,渐渐地到现在成了定时收看。每到周六早上起来,一想到晚上有一道丰盛的《星光大道》艺术夜宴在等着我时,我一天都会觉得很高兴,我期待着看晚上的节目,而每看完一期,我又开始等着看下一期了。
从央视到地方台花样繁多的综艺节目里,《星光大道》为什么让我情有独钟呢?又为什么让我欲罢不能呢?我只能说一些我的片断感受,更多地体会,可能还需要没有看过的朋友,亲自去看一看。梨子是不是好吃,光听我说不行,你还得亲口尝一尝。
《星光大道》虽然是一周播一期,可是,每期的演员都不重样,每期的节目也不重样,而且演员大多都是在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无名小卒,没有大牌上这儿来凑热闹,正合我意。有些所谓的大牌,看多了,早看腻了,不过是程咬金的三斧头罢了。几十年站在舞台上没完没了地说那几句闲话,唱那几首老歌,观众早已耳熟能详了;有人的状态,也早已没有了走红时候的风采了,可偏偏就是不识相,硬赖在那儿。还有一个比喻很恰当,但不太好听,我就不说了。有的编导才有意思呢,演员自己自我感觉良好,我们没法改变他的自恋,可是,编导总是旁观者吧?我们这些业余角色都看出他的声嘶力竭和极力掩饰来了,专业化的大导演楞没看出来?怕是早就看出来了,出于别的什么方面的考虑,不敢动人家吧?我这里主要说的,就是人们怨声越来越多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了,它简直成了“三老”的大杂烩了:老面孔、老节目、老花样,早看够了。
《星光大道》在一周一次的短周期里,居然每期都能有亮点,居然每期都能有新星,居然每期都能有节目让人眼前一亮,春晚一年推一档节目还不能出点新吗?
昨晚《星光大道》上的亮点,落在了浙江永康一个叫春天的姑娘身上,姑娘的名字可真有特点,叫春天。这个有着春天般的笑容和春天般活力的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当地的传统节目-九狮戏珠。大家都听说过九龙戏珠吧?没看过的上皇城里北海公园去看看就知道了。可是,如果是那种人人都知道的创意的话,可就没有新鲜感了。这个节目来了个“九狮戏珠”。七条狮子先出来,两只大的冲在前头,五只小的跟在后头,摇摇晃晃的、进进退退的、张牙舞爪的、憨态可掬的。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它不像我们一般看到的舞狮,是在地上舞的,是人披着狮子皮跳出来的,而是类似于提线木偶那样的表演,不过场面要大得多了,难度也要大得多了,调线则更是复杂得多了。一个大木架子,上面有无数的线,演员们全神贯注地、反应灵敏地拉扯着线绳,挂在线上的狮子们就开始了它们精彩的表演。一场戏快要结束了,那个原先静止在线上的球珠,突然也动了起来,珠门散开,里面又窜出来两只毛绒玩具一样的小狮子,至此,九狮齐了,九狮戏珠的节目,也在人们惊喜的高潮中,收场了。让人回味不已,觉得节目太短了,还没有看够。春天姑娘也因为在此节目中的精彩表演,和其它几个节目的总体出色,夺得了昨晚的周冠军。众望所归,我们又记住了一个和生活中的四季有关的名字。
像这样出彩的节目和出彩的演员,两年多下来,已经太多了,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多得我们没法细说。大家都知道现在在荧屏上很活跃的男扮女妆的李玉刚吧?那是又一个在《星光大道》上闪出星光的人物。刚出场的时候,小伙太平常了,让人注意不到他的色彩;可是,当他扮上女式古装,款款而出的时候,人们都看呆了。这是男孩子吗?那腰身、那神态、那举手、那投足,尤其是那双妩媚的让主持人毕福剑说不敢看的眼睛,不知倾倒了多少的男人和女人。再一开唱,更有味道,把个《贵妃醉酒》表演地满台流光溢彩,让观众们真像喝醉了酒一样,太美了。他也因此获得了上个年度的季军,这个季军我和很多观众还不满意呢,还觉得临到终年决赛,加了几匹临时拉进来的野马,不太公平。
《星光大道》可不是只推大女孩和大男孩的,还有不少的小蝌蚪、小猫咪、小兔子和小猴子们,也在那里找到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去年的春晚,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天使般的小男孩,那就是从《星光大道》中走出来的新疆维族小朋友阿尔法。小小的年龄却显出了大小伙子的酷劲儿来。虽说唱的时候声音有点沙哑,可一跳起来,可不得了了,那份神气、那份英气、那份帅气、那份豪气,真是把大人们都看傻了眼,让大人们疼爱不已。月初,阿尔法在香港回归十周年深圳世界之窗的大型庆祝演出活动中,又来了一段领头的大歌舞,搏得满堂喝彩。这孩子出息还在后头呢,可是,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是从《星光大道》上走出去的。
当然不光是阿尔法这一个小不点了。最近我在电视上,还经常看到一个灵牙俐齿的小朋友-贾云哲。初看的时候,这孩子很好玩,大脑袋,像三毛似的;一开口,可不是一般小朋友的水平,就是大人们,也没几个能到那个程度的。说起话来又连贯、又有文采,自信极了、也流畅极了,让人觉得这孩子天生就是主持人的料,或者说生来是吃开口饭的。
还有很多的演员,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比如,现在在演艺圈里活跃之极的阿宝,就是《星光大道》第一期、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一年的“四冠”人物。一亮嗓子,震惊四座,其高吭、其亮丽,尽显中国传统民歌的无穷魅力,让人忍不住使劲鼓掌、大声叫好,忘了那是在看电视了。只可惜,他走红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了;早点被发现、早点有《星光大道》这样的节目,也就会让他的星光,早点被大众看到了。
真是说都说不完。大家现在经常听到《月亮之上》这首歌吧?这首歌是《星光大道》上,由一对来自于深圳工厂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结成的凤凰组合演唱后,流行开来的。像这样多才多艺,业余不让专业的表演,《星光大道》上比比皆是。不光是大孩子、小朋友,很多老头、老太太也有不俗的表演。前不久,一位近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刚刚夺得了一期的周冠军。她的唱和演,一点儿不比青果子们差,让人想到了那句老话:姜还是老的辣。
《星光大道》精彩的节目多得数不过来。再反观春晚吧,头几期看了还挺新鲜的,可是,编导们就忘了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了,也不知是编导人老了,还是观念老了,不知怎么那么崇老。不管是表现形式、还是表演主题、再或是演员选择,处处从老字号出发。那么有影响的节目,完全可以借着名气推新人的,可它偏要走“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保守路子。于是,春晚成了大牌们每年一次的例行会议。每年都是那两下子,站在那儿干唱,故作神男神女状;有人给我的印象,好像自从有了春晚,那儿就是他的家了,早就看够了。
我想,《星光大道》只不过是每周一次的一档综艺节目,从定位来看,完全没有春晚那样的优势,时间也只有一个多小时,只是春晚的四分之一;既然《星光大道》能不断地出新、出彩、出亮来,既然《星光大道》能每期用全新的节目拉住观众,春晚为什么不能更多地起用新演员呢?为什么不能到全国、到民间去选择更有表现力的节目,和更有新鲜感和绝活的演员们呢?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台国内人,甚至世界华人都瞩目的节目,做成一个家族聚会式的老式套餐呢?同是央视的节目,看来不是做不到,是编导有问题。
现在虽然离春晚还早,不过风声已经起来了。网上说,央视又在选明年春晚的导演了。董卿、李咏也都想试试。我觉得,最适合去春晚做编导、主持尝试的,莫过于已经在《星光大道》上大显身手的毕福剑了。老毕的最大优点,是适应当今时代的亲民化路子。他从不像春晚中的主持人那样,像是把家里的窗帘裹在了身上似的,或是打扮得像木偶似的;他总是看似随意地穿着休闲的衣服,往那儿一站,像是邻居中的好好男人,其貌不扬、眯着小眼,让人倍感亲切。随着戏的开始,他看似随意的主持,风采就出来了:巧妙的点评、善良的安抚、机智的应答、滑稽的客串,都让我们觉得,主持人在《星光大道》上太重要了,少了他,星光将黯淡很多。再看春晚,动不动就凑四个主持,或是六个主持,走马灯似的出场,每人背书似地说两句,看着谁都觉得多余。那些刻意把自己打扮成机器人的人,请你们从毕福剑的身上找一点人的鲜活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