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2008年1月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中国政府网)
笔者看到国办公布的这份“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后,顿觉眼前一亮。该《意见》没有了一般文件的先讲目的意义,再谈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接着提出一般原则性的工作措施要求,最后再来一个加强组织领导等等“套路”式很强的格式,而是开宗明义,一句话“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带头精简会议和文件,勤俭节约,降低行政成本”的批示精神”,便直接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约束性指标。关于精简会议,《意见》从会议的规格、数量、规模、会期、形式、程序、效率、成本,八个方面提了硬性要求;关于精简文件,《意见》从文件的规格、数量、篇幅、质量、简报、传输,六个方面作了刚性规定。该《意见》一个显著特点是,能量化的都量化了;硬性指标中,能应用的先进手段都考虑到了,的确是一份改进文风的好《意见》。
“文山会海”一直是官场的一大顽疾。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批评我们党内存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的八股会风,呼吁改革“这种现象”。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也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近些年,各地各部门虽然动不动就谈要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并且类似的通知、要求、意见、文件也下发了不会。但是一些地方会议却是越开越长,文件越发越多,会风文风非但没有改进,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所致。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少数党员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总是热衷于追求表面形式,而不管形式体现着什么样的内容。官僚主义作风,根源在于阶级观念严重,要害是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领会,抓不住中心,把不住重点,看似忙忙碌碌,但却打不开工作局面。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实际,不了解情况,坐而论道,不干实事。会风文风问题从本质上反映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人们的精神面貌。会风文风如何,彰显着党风、作风,影响着民风。
毛泽东曾多次指出,开会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但开会绝不是惟一的领导方法。同样,发文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但也不是惟一的工作方法。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热衷于开会发文,说到底是他们不懂得开会的学问,不了解发文的规矩,而变成了一种滥用和泛用。大事小事总要用会议来传达,用文件来落实。有些领导干部成天忙着开会,机关工作人员成天忙于会务;有的地方从年初到年底,文件能编到上百号、上千号。由于会多、文滥,自然抓落实的时间就少,下基层调查就少,认真研究工作的时间就更少;久而久之,养成工作漂浮之习,讲究形式主义,形成官僚主义,贻误工作,脱离群众,更有甚者借会游山逛水,滋生腐败。
当然,“文山会海”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现行政府管理职能不清,政府管理层次过多,领导者的执政能力不高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而要医治这个痼疾的办法,就是温总理曾说过的,“文山会海的根子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他说政府职能是四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对政府职能后两项任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一些领导干部过去知之不多,工作力度不大。而这两项任务恰恰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职责,恰恰是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去年抗击非典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搞好公共管理的重要性。还有,社会服务这项任务太重要了,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把政府职能这四条完整准确地认识并掌握好,文山会海就会减下来!”
可喜的是,近期关于创新会风文风的报道屡见报端,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会议上,主持词中不再出现“百忙之中”、“亲自光临”、“热烈欢迎”等词语;台上只有主持人和发言席,区里四套班子领导和普通干部一样在台下就座;一般性会议时间严格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3个月以来,会议次数比去年同期削减了40%……在人们为过多过滥、既长且空的会议厌倦、厌烦之时,北京海淀区今年倡导的这种会风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变化,源自于今年4月该区《关于改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无独有偶。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会议合并召开,能以文电、电话等方式部署或可以新闻媒体通告的,不再召开会议。广东将会议和文件精简1/4,文字精简1/3,以硬措施进一步改进会议活动安排和精简文件等老大难问题。与此同时,深圳、重庆等地在改革“会风”上各有创新,如合并召开会议、缩减会议规模、创新会议形式等。如今,国务院又带头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并且还作出了非一般性、非原则性的刚性规定、硬性要求,堪称是向“文山会海”发出的宣战书和动员令。
会是要开的,不开会,一些问题也不可能解决,但我们不能为开会而开会,更不能放着正经事不做,把开会当作工作。文也是要发的,不发文,一些规范措施无法合法化、制度化,但我们不能什么文件都发,闹出像以“红头文件”要求“喝地产酒”、“抽地产烟”等一些不该有的笑话来。
文风会风连作风。文风的朴实,会风的求实,折射的是作风的踏实与务实。无疑,作风的新变化,是百姓最愿意看到的。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作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不思进取,漠视群众,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等。但进一步转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往往在于对歪风邪气的自觉抵制,对新风正气的自觉弘扬。所以,有了硬性指标后,还得靠各级党员干部落实、落实、再落实。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文风、会风与作风,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新闻链接:
国办提议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 给出硬性指标
笔者看到国办公布的这份“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后,顿觉眼前一亮。该《意见》没有了一般文件的先讲目的意义,再谈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接着提出一般原则性的工作措施要求,最后再来一个加强组织领导等等“套路”式很强的格式,而是开宗明义,一句话“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带头精简会议和文件,勤俭节约,降低行政成本”的批示精神”,便直接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约束性指标。关于精简会议,《意见》从会议的规格、数量、规模、会期、形式、程序、效率、成本,八个方面提了硬性要求;关于精简文件,《意见》从文件的规格、数量、篇幅、质量、简报、传输,六个方面作了刚性规定。该《意见》一个显著特点是,能量化的都量化了;硬性指标中,能应用的先进手段都考虑到了,的确是一份改进文风的好《意见》。
“文山会海”一直是官场的一大顽疾。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批评我们党内存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的八股会风,呼吁改革“这种现象”。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也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近些年,各地各部门虽然动不动就谈要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并且类似的通知、要求、意见、文件也下发了不会。但是一些地方会议却是越开越长,文件越发越多,会风文风非但没有改进,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所致。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少数党员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总是热衷于追求表面形式,而不管形式体现着什么样的内容。官僚主义作风,根源在于阶级观念严重,要害是脱离群众。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认真学习领会,抓不住中心,把不住重点,看似忙忙碌碌,但却打不开工作局面。不读书,不看报,不接触实际,不了解情况,坐而论道,不干实事。会风文风问题从本质上反映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人们的精神面貌。会风文风如何,彰显着党风、作风,影响着民风。
毛泽东曾多次指出,开会是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但开会绝不是惟一的领导方法。同样,发文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但也不是惟一的工作方法。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热衷于开会发文,说到底是他们不懂得开会的学问,不了解发文的规矩,而变成了一种滥用和泛用。大事小事总要用会议来传达,用文件来落实。有些领导干部成天忙着开会,机关工作人员成天忙于会务;有的地方从年初到年底,文件能编到上百号、上千号。由于会多、文滥,自然抓落实的时间就少,下基层调查就少,认真研究工作的时间就更少;久而久之,养成工作漂浮之习,讲究形式主义,形成官僚主义,贻误工作,脱离群众,更有甚者借会游山逛水,滋生腐败。
当然,“文山会海”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现行政府管理职能不清,政府管理层次过多,领导者的执政能力不高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而要医治这个痼疾的办法,就是温总理曾说过的,“文山会海的根子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他说政府职能是四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对政府职能后两项任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一些领导干部过去知之不多,工作力度不大。而这两项任务恰恰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职责,恰恰是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去年抗击非典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处理公共突发事件,搞好公共管理的重要性。还有,社会服务这项任务太重要了,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把政府职能这四条完整准确地认识并掌握好,文山会海就会减下来!”
可喜的是,近期关于创新会风文风的报道屡见报端,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会议上,主持词中不再出现“百忙之中”、“亲自光临”、“热烈欢迎”等词语;台上只有主持人和发言席,区里四套班子领导和普通干部一样在台下就座;一般性会议时间严格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3个月以来,会议次数比去年同期削减了40%……在人们为过多过滥、既长且空的会议厌倦、厌烦之时,北京海淀区今年倡导的这种会风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变化,源自于今年4月该区《关于改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的若干措施》的出台。无独有偶。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会议合并召开,能以文电、电话等方式部署或可以新闻媒体通告的,不再召开会议。广东将会议和文件精简1/4,文字精简1/3,以硬措施进一步改进会议活动安排和精简文件等老大难问题。与此同时,深圳、重庆等地在改革“会风”上各有创新,如合并召开会议、缩减会议规模、创新会议形式等。如今,国务院又带头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并且还作出了非一般性、非原则性的刚性规定、硬性要求,堪称是向“文山会海”发出的宣战书和动员令。
会是要开的,不开会,一些问题也不可能解决,但我们不能为开会而开会,更不能放着正经事不做,把开会当作工作。文也是要发的,不发文,一些规范措施无法合法化、制度化,但我们不能什么文件都发,闹出像以“红头文件”要求“喝地产酒”、“抽地产烟”等一些不该有的笑话来。
文风会风连作风。文风的朴实,会风的求实,折射的是作风的踏实与务实。无疑,作风的新变化,是百姓最愿意看到的。尽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作风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诸如不思进取,漠视群众,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等。但进一步转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往往在于对歪风邪气的自觉抵制,对新风正气的自觉弘扬。所以,有了硬性指标后,还得靠各级党员干部落实、落实、再落实。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文风、会风与作风,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新闻链接:
国办提议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 给出硬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