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故事(一)
1987年五月的一个晚上,安庆码头。
我排了4个小时的队伍,可是刚好到我,临晨1点由重庆到上海的船票还是没有了。
“你到底买不买”售票员没好气地对我说。“那最近的还有那班船?”21岁的我怯生生地问。“武汉到上海的,5点40开船。”我只能接受。
从初中三年级开始,我就利用寒暑假出去旅游。工作了也一样,不过和现在的旅游不一样,我基本是一个人出去。一个双肩包,一套运动衣,就是我所有的家当。我也不跟旅行社,自己按自己的计划走。吃随便,一碗面就足够了。睡,经常是走哪睡哪,多的是在老乡家里合伙。也许这样我目的才能真正达到,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坐在昏暗的灯下和老乡聊家常,是我收益最大的时刻。
在安庆码头,我怎么办。出来十几天了,口袋里的钱也差不多了,就半个晚上还是有点舍不得。买了二两半白酒,身上还有点中午买的熟菜。铺几张报纸,坐在江堤上开始了“休整”。
87年也是长江航运最火红的日子,船上到处是人。好不容易挤上船,一看吓一跳。从过道,到甲板都是人。有带凳子的,有带席子的,还有的干脆坐地上或躺地上的。虽然经常出门,但是这样的“难民船”还是不多见。
早饭,在餐厅里买了两个馒头一碗稀饭。够贵的,一边慢慢地吃着,一边骂着。我吃的很慢,为的就是能多坐一会儿。出去我又要站着了,24个小时站着可不好玩哦。
慢慢咬着馒头,欣赏着窗外江上的景色。
“快点吃,你这人就一点馒头稀饭,吃了个把钟头。”一个操着一口地道武汉话的女孩子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安静。“快点吃,我们要下班了撒。”女孩子不耐烦地擦着我的桌子。
还好奶奶是地道的武汉人,从小本人就能听懂武汉话。女孩子的唠叨,不仅没有让我生气,反而让我觉得几分亲切。
我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女孩子了。
这是个155左右,一脸稚气的女孩子。穿着一套很大的白色的工作服。也许是因为起的太早,脸上挂着一脸瞌睡。但是很漂亮,五官都很漂亮。
“你们什么公司呀,怎么找你这样的童工来上班?”我笑着开玩笑说。
“你才是童工了。”小女孩子生气地回答。脸上的稚气更加可爱了。
看看餐厅就剩下我一个了,周边的服务员不满的眼神还是让我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离开餐厅,我从船头到船尾转了一圈,实在是找不到可以歇脚的地方。连栏杆边上都趴满了人。好不容易在靠近船头的铁栅栏门口挤到了一个位子,放下背包我趴在栏杆上和大家一样欣赏着江景。
突然船头有人向江里倒水,水雾飘了站在栏杆边的人一脸。我扭头一看,又是那个女孩子。
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也许是看到我脸上都是水的样子很狼狈。女孩子得意地笑着进了仓房,重重地关上了门。这是我才注意到,那门上写着“船员宿舍”。
熬时间的滋味真是不好受,江边景色单调。又不敢走动,生怕自己的的位子被人家抢走了。唯一能给人安慰的是广播里传出的音乐,跟着哼哼也许是最好打法时间的方法。
“你怎么还在这里?”十点半,我边上的铁栅栏门开了。还是那个小女孩子,穿着上午那身很不合身的白色工作服,嘴里咬着发卡,一边挽着头发,一边用脚勾着铁门问,只是不同是,这次小女孩用的是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
“我是散席票,没位子。上船也没补不到位子,只要站着。”我很无奈地回答,也许是站累了,也许有有人关心让我感到了点温暖。我并没有计较刚才倒水的事情。
“你中午吃饭吗?我们上班了,你可以去那里坐坐呀。”女孩子一边说一边往餐厅走。
我赶紧拿起背包跟了上去。
到餐厅门口,一个男孩子挡住了我。“干什么?我们还没有开始营业呢!”女孩子回过头,对那男孩很随意地说:“他是我一个熟人,散席,让他进来坐一会儿。”
男孩子很听话地放我进去了,我心理很是感激。窗外站着的人投来很多羡慕的目光。还有好几个想跟着我一起进去,都被那个男孩子挡住了。
“给,喝水”女孩子给我倒了一杯水,边回餐台忙活去了。
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师傅一边忙着手中的事情,一边问:“小钟,那儿子伢是你莫斯熟人呀?长的还蛮帅的嘞,不会是男朋友吧?”几个人开玩笑地说。
“不是地,不是地,是我表哥。”小女孩子红着脸抢白着。
“啊?是表哥?哪你怎么不早点说呢?你也真是的。”刚才在门口还“五斤恨六斤”男孩子,马上凑过来,给我换了杯茶叶茶。我局促地站起来,“谢谢”。
“坐坐坐坐坐,小钟的表哥就是我的表哥,你不客气。我们和小钟都是同学,知道小钟上海有亲戚就是没有见过。”这时几个年轻人,围着我问这问那,搞得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用求助的眼神看了女孩子一眼,女孩子满脸绯红,一遇我的眼神,赶紧低下头。羞涩地咬着嘴唇,那样子至今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