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紧缩损失 银行谋求提高贷款利率


  现在的宏观紧缩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好时机。如果国内商业银行只着眼于提高贷款利率,应该说还只是一种短期经营行为,全面的经营转型至少应包括:

  1.业务必须转型。目前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都以对公业务为主,就是零售业务做得非常好的招商银行,其对公业务也占到整个业务比重的80%左右。但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若国内银行业务不转型,其将难以为继,因为外资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占到其整个业务的50%~70%。正如招商银行马蔚华所说:“银行不作对公,现在没饭吃,但如果不做对私,则将来没饭吃”。

  2.技术必须提高。可以说,银行中后台的支持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会抱怨银行服务不好,其实他们都看到了银行的一方面。没有中台技术的支持,就是柜台人员服务再好、素质再高,那也都是白搭。随着银行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之间不仅要拼服务,还要拼技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有关银行技术专利将会越来越多,国内银行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3.专业化经营趋势将会更加明显。外资银行的专业化经营程度已经高到让人吃惊的地步。例如,法国兴业银行的贸易融资做得非常好,这其中主要是因为它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几乎所有大宗产品都有一个团队,有专门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分析、验证;而渣打银行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是截然分开的,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零售银行的工作人员几乎都不认识批发银行的工作人员,并且网点也不是共享的,批发与零售几乎没有交叉销售;花旗银行内部是事业部制,事业部之间权责利非常明确,个金部与投行部是相互独立的主体,各司各职,互不干涉,虽然资源可以共享,但“亲兄弟,明算账”,部门独立核算落到实处。因此,由于专业化经营有利于最大程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我国银行业必将朝着“专业银行”、“流程银行”转变。

  4.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要真正落到实处。银行属于服务类行业,“客户就是上帝”,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润,也决定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必须要处处为客户着想,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目前虽然很多银行都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但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从建行上市近一年来的情况来看,其最深刻的变化可说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未像现在这样深入人心,得到广泛认同。因而,对于广大国内银行而言,“以客户为中心”决非一句空口号,必须将其落到实处。

  5.机构或网点必须转型。国外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是事业部制,其呈现出“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特点,几乎所有经营网点都是做零售业务,如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甚至将分支机构称为“shop”,而不是“branch”,由此可见外资银行的组织架构。然而,国内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主流模式是以适应行政区划为特征的总、分行制,呈现出“大总行、大分行、小部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