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故事:开年大戏说《天狗》


                                 
    注意到《天狗》这部影片,是因为其主演,男主角富大龙,因为此片而获得了2007年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当时,他的竞争对手实力非常强大,是以主演了更有影响的片子《云水瑶》同时入围的陈坤。两人曾在之前已经揭晓了的政府电影华表奖上平分秋色,共同捧起了华表奖优秀男演员的奖杯;再加上陈坤这几年的大红大紫,更使得富大龙与之在金鸡奖中的竞争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然而,颁奖结果,却是富大龙独占鳌头,捧起了最佳男演员的金鸡。看金鸡奖颁奖晚会的时候,我还没有看过这部影片。我想:这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呢?富大龙又在影片中有怎么样的表演呢?带着疑问和好奇,我昨天看了这部影片。影片改编自著名的反腐文学作家张平的小说《凶犯》,编剧和导演分别是郑洪志和戚健,影片的女主角是近年来在多部作品中表演不俗的朱媛媛,还有一位实力派演员刘子枫也加盟该戏。
    这出戏给我们讲了一个发生在山西山村泮源村的故事,整个戏主要是围绕着村民李天狗一家的生活而展开的。李天狗是一位参加过野战军的退伍军人,在部队的时候,曾在一次实战中身负重伤,一条腿残疾了。可就在那次战争中,他所在的三连的120个士兵兄弟,倒下了54个,这件事给了他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也是作者给李天狗身上的正义感和正气歌所做的主要铺垫。
    因为伤残而退伍回乡的李天狗被安排了一个工作,就是为他生活的那个小山村后面的山林作护林员。中国人常说:靠山吃山。可不是吗?这山上的宝贝还真不少,即有林子里跑着的野兽,兽皮兽肉都来钱;也有林木上长着的菌类菇类,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去换钱;然而,林子里最值钱的东西,还是林木本身。造房子、打家具,哪一样少得了木材呀?本来就不富裕的山里人,既没有更多的能耐去从事多种经营,又守着这么个聚宝盆,再加上人人都想过上富裕日子的普遍心理,靠着山林的山民们,能不把那心思动到林子上去吗?一方面是全村人都指望着上山捞点什么东西,另一方面,护林员李天狗,像一条忠实的狗护卫着他的主人一样,尽心尽力地保卫着这国家的林木,冲突就难免了,戏的焦点也就有了。
    李天狗有个三口之家。老婆桃花泼辣能干,嘴硬心软,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在家里没完没了地忙着家务,也喜欢在家里没完没了地数落丈夫和孩子的农村妇女。他们有一个宝贝儿子,叫秧子。全家人主要靠李天狗那点护林费维持生计。家里本来底子就薄,加上这护林收入并不高,所以,一家人的生活只能是将就着过,混个温饱而已了,连家里想买一台一般的电视机的钱都没有。
    儿子太想有一台电视机了,居然把家里的小炕桌侧立在炕上,又用粉笔在炕桌正中间画了一台电视机;然后,把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开出响声来,放在旁边为他这画中的电视做伴音。孩子的天真和渴望,让作父母的天狗夫妇又感动又伤心。都是独生子女,谁不想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呢?可是李天狗却不能用失职去换钱,他不能做对不起那54个弟兄的事情。
    一个人拼死地护着山林,全村人的财路,就被阻断了。村长顺全和普通村民都有着同样的想法。他们先是想花钱买通李天狗:在他刚上任的时候,送礼的村民们踏破了门槛,有送日用品的,有送小羊等家禽的,村长也没例外,包了个红包,送了过去。大伙们按着通常的理解,认为这些东西虽然不特别金贵,可对于贫穷的山里人家来说,已经不能算是薄礼了;也自然认为这些东西摆平一个家庭贫困的小护林员绰绰有余了。李天狗知道大伙的动机之后,就把东西都给人送了回去。这种被村民们认为是不识抬举的举动,让大伙感到很意外。不管理解不理解,村民们都普遍产生了怨恨。
    村里有一霸-孔家三兄弟,老大孔金龙,老二孔银龙,老三孔钰龙,财大势大,横行村里。家宅像是一座豪华的庄园,不说里头怎么样,单看门口那架势,就和一般村民很不一样:门口立着一块三龙盘着的大照壁-三龙壁。一个小孩子不知道轻重,在那照壁跟前撒了泡尿,尽管父母看到之后,又是冲洗又是赔礼的,孔家还是不依不饶;寒冬腊月的,硬是罚那小孩子在照壁前站了一宿。可见霸气之大了。
    孔家三兄弟的财大气粗主要来自于对林木的倒卖。他们的做法是:找到了主顾,需要大树了,就买通护林员,用收入分成的方式砍下树,卖树分钱。别的护林员让他们习惯了这种做法,他们没想到李天狗不肯就犯。他们摆了一桌丰盛的席,请李天狗赴宴。大有鸠山设宴请李玉和赴宴的味道。李天狗赴宴斗三孔,也伤了三孔。给了杯敬酒李天狗偏不吃,三孔认为李天狗太不识抬举了,随即改上罚酒。
   先是停电,家里没电照明,李天狗忍着,跑到村子里的小店里,用比平时贵几倍的价钱,买了一大堆蜡烛。断电还好熬一些,最绝的就是这断水了。本身村里就缺水,李天狗刚走马上任做护林员的时候,讨好李家的村民们,见天狗媳妇桃花来挑水了,都主动地让开来,让她先挑。现在李天狗把人都得罪了,不但没人再让他们家先挑水了,而且,孔家还承包了这口井,并在井上面专门盖了间小井房,由专人看管;这下子,天狗家里吃水就成了麻烦了。天狗还是忍:不让喝水,咱就喝可乐;村里小店里的罐装可口可乐,基本上让天狗一家买完了,而且原价2.5元一罐的可乐,硬给提到了3.4元。在长达42天没水的日子里,李天狗一共买了223罐可乐:在家喝可乐,护林时军用水壶里灌着可乐,家里和面蒸馒头用可乐,甚至洗脸也用上可乐了。李天狗为了生存,拼死拼活地打了一口井,有人把他儿子秧子心爱的小羊羔杀了,再把血肉模糊的羊羔扔在新井口。
   这种封杀还不算完。孔家老二骗天狗媳妇夜里去挑水,居然在井房里试图强奸她。最后,孔家兄弟豁出去了,他们带领一帮人,把李天狗毒打了一顿,然后,又要砍树了。在这生死关头,李天狗的忍耐终于到达了极限,他的反抗意识终于觉醒了。带着满身的血污和伤痛,他挣扎着举起了护林用的猎枪,瞄准了孔家的三条恶狼;三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当场被击毙,老三先是身负重伤,在送医院抢救之后也不治身亡。然而,伤势过重的李天狗自己也成了植物人;12年后,当他的儿子已成为一名军人的时候,他还没有醒过来。
    这个影片的成与败都非常地明显。它的成在于它对反腐的认识,对腐败的复杂性和深刻性的认识都很到位。李天狗的孤立,正是现在正义人士的孤立;李天狗碰到的众多麻烦,也集中了维护正义人士所遭受的众多麻烦。剧中有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全村人都指着吃这林子呢”;很耐人寻味。我们不是经常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吗?可见,这里林子表面上指的是故事中的山林,实际上指的是国家财产这个大森林。护林的人越坚守,就越是挡住了觊觎林子的人的发财梦。有意盗林者能不急吗?看林人又能有好日子过吗?这也正是现在反腐斗争最大的麻烦所在。
    谁不想住大房子,有别墅有车子呢?谁不想节假日的时候,游山玩水、花天酒地呢?谁不想把孩子送到目前比我们发达得多的国家去学习和生活呢?这一切都需要钱。光靠那合法的收入,能实现这些理想吗?不能实现的时候,别人笑话不说,自己家人也未必就有多少理解。真的很矛盾:一方面,公平正义清正廉洁人人都知道;另一方面,想过上富裕和阔绰的日子,想过上超过别人的日子,人人都向往。
    所以,反腐问题并不是让不在其位的人说几句豪言壮语,上来了就能解决问题的事;而往往是不在其位的人,不知道其中的麻烦、其中的复杂,真正到了那个位子上,面对那一大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冲突,还有人人都难免的私心和自我,换上谁,做到一尘不染和刚直不阿都很难。
   李天狗的悲剧正是中国官场的悲剧,中国社会的悲剧。作者让李天狗为了心中的正义,最终昏睡着,是一种暗示。作者只能暂时让正义之人这么睡着,这里面有作者的希望,他没有让李天狗死去;也有作者的无奈,他没有让李天狗醒来,这种沉睡是一种等待。
   影片也有败笔。如果说故事的主线给人以警示和深思的话,那么,故事在细节的处理上,则和现实主义的主线不太协调。尤其是围绕着天狗一家人的吃水困难而引出的可乐戏。这段本来应该是表现天狗家由于被控制了水源而生活变得艰难的戏,却让用可乐代替水过日子的表现,变得没有真实性,甚至有些滑稽和可笑。这一笑,也就影响了这个故事的沉重性。
    然而,影片的整体故事和悲剧结局却是真实可信的。正义一方的力量如此微弱,而邪恶一方的势力如此强大,让人伤心,又不得不承认:现实如此。一个李天狗孤身奋战,三个孔家兄弟联手设局,还有那群漠然地看热闹的山民,真实地让人心酸。
    这是一个需要有人站出来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也需要有牺牲精神的时代;这是一个一切向钱看,但又希望同时能向精神看的时代;这是一个希望别人能高举正义之剑,自己却未必能举得起的时代。它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反腐之路任重而道远。李天狗们的精神虽然很可贵,但有几个人愿意做这样的自我牺牲呢?
    看了这部影片,我想:如果我们做不了李天狗的话,我们也不要像那些木然的村民那样,做冷漠的看客;这样,那些英勇的李天狗们,才不至于感到孤独和寒心,大家想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