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酿酒板块的投资分析


    贵州茅台(600519)日前发布公告,决定自1月11日起将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20%。此举让早已悄悄掀起的酒类产品涨价风吹得更猛烈了。但同是提价,对不同类型产品带来的业绩推动效应各不相同。

  白酒:提价是锦上添花 提价带来更高毛利率

  与白酒相关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粮食为白酒行业主要的原料,其价格上涨已经形成趋势,但高档白酒本身毛利率非常高,粮食价格涨价对高档白酒形成的成本压力较小,高档白酒通过提价还保持非常高的毛利率,盈利能力依然比较强。

  此外,消费者对于高价白酒的提价敏感性不高,从2007年10月26日起,五粮液的系列酒的出厂价格均上调30元,其中52度五粮液一级经销商取货价格从388元提高到418元。在2007年国庆节前后,贵阳市53度的五星茅台酒每瓶558元、飞天茅台酒每瓶568元,上涨了50多元。

  2007年3月16日,《企业所得税法》在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新税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届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将统一为25%。2007年白酒行业所得税税率为33%,在2008年将降低8个百分点,所得税率下降对于白酒行业利润贡献增长应该在10%以上。而对于一些高广告投入的白酒企业更加是利好,由于广告费用不能在税前抵扣,2007年很多白酒企业实际税率超过了33%。而新的税法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支出,不超过当年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从白酒品牌来看“水井坊”一直以巨额的广告费用高居榜首,茅台酒集团的“飞天”广告费用也非常高,这两家企业在税收抵扣中受益最大。虽然五粮液和贵州茅台的绝对广告投入比较大,但是广告投入占收入比重最大的为水井坊。

  从2006年白酒上市公司实际所得税率看,水井坊实际所得税率为54.4%,所得税率最高,其次为贵州茅台,其实际所得税率为36.7%。和贵州茅台相近的实际所得税率为山西汾酒、五粮液,实际所得税率都超过33%。所得税下降对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有利。

  从2006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度同比增长在17.58%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必然刺激消费的增长,而且消费层次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食品饮料行业、零售行业和汽车行业发展迅速。食品饮料主要是高档食品发展迅速,体现在高档酒类提价后销售和收入能够保持同步增长、新鲜奶品市场高速发展以及轿车销售快速增长。而人们的消费也倾向于品牌消费,差异消费和品牌意识日趋提高。对于白酒来说,小的酒厂所占份额逐年减少,高端白酒销售额逐年快速提升,占白酒销售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收入提高后由于人们普遍接受“少喝酒、喝好酒”的观念,作为酒文化深厚的我国居民来说,高档酒作为平时的宴请之用,其景气度依然看好。

  投资建议:关注品牌和税负降低最大者:水井坊、贵州茅台及五粮液。

    黄酒:提价对业绩影响不大

  古越龙山(600059)2008年1月10日起上调高档礼盒酒产品的出厂价,同时从2008年1月20日起上调部分箱酒(1年陈、3年陈、5年陈、8年陈)及坛酒产品的出厂价。总体平均涨幅约为10%。由此拉开了黄酒涨价的序幕,但分析人士认为,虽然2007年物价上涨为黄酒涨价提供了理由,但是毕竟黄酒不像白酒有那么强的定价权,而且在纷纷促销竞争的黄酒市场中,古越龙山的销售又一直是阻碍公司发展的瓶颈,因此公司此次产品提价或将会对其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白酒、啤酒的提价可以得到较好的执行,因为是全国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也较高,而且不少品牌已经有相当的忠实度,有一定的提价话语权。而黄酒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且黄酒市场本身竞争比较激烈。

  对于古越龙山来说,主要市场在江、浙、沪三地,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低于20%;同时公司并没有达到很强的品牌忠诚度,提价可能会对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司本次提价10%,不考虑销量因素的话,对利润的提升也仅在0.02%-0.03%左右,目前股价也已基本合理;如果考虑到销量的因素,净利润增速可能会低于提价的平均增速,对净利润的影响不是很大。

    此外,另一家黄酒公司第一食品(600616)近期并没有提价打算。第一食品证券部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并没有提价,一段时期内也没有提价的打算。因为前期粮食价格上涨,成本会有一定上升,具体情况要等公司2007年年报出来后看。

    葡萄酒:看好高端路线

  近几年来,伴随着酒庄酒、冰酒、礼品酒等高档产品不断出现,产品均价出现了大幅上升态势。2006年吨酒均价已经达到2.6万?004年上涨幅度超过40%,目前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据世界葡萄酒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葡萄酒消费结构中,高、中、低档酒的比例分别为50%、40%、10%,而目前售价50元/瓶以上的中高档产品比重只有30%左右,未来提升潜力仍大。

  酒庄酒: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酒庄有张裕卡斯特酒庄(产能1200吨)、烟台长城南王山谷君顶酒庄(产能1000吨-1500吨)、张裕爱斐堡酒庄(产能1000吨),王朝御马酒庄等,在建的酒庄有王朝酒堡酒庄、张裕黄金冰谷酒庄、莫高兰州酒庄等。近年来酒庄酒的销量年均增长超过100%,酒庄文化正在被消费者认可,酒庄酒将是未来葡萄酒行业高端产品中最重要的增长极。

  冰酒:冰酒号称葡萄酒中的极品,我国的冰酒生产是2000年后的事情,主要企业有莫高、祁连、通化、张裕、亚洲红、长白山等几家,冰酒产品有莫高冰酒、通化雅仕樽冰酒、祁连冰酒、张裕的黄金冰谷、亚洲红的太阳谷等,目前国产冰酒平均零售价格在100-200元之间,莫高的金冰、张裕的黄金冰谷等个别产品价格较高。目前规划产能最大的是张裕的黄金冰谷酒庄,公司称规划产能为1000吨(我们认为若要保证品质这个产能几乎不可能实现,目前全世界冰酒产能只有1000多吨),随着消费者对冰酒产品的逐渐熟悉,未来冰酒也将成为高端产品的主要增长点。

  投资建议:从目前葡萄酒行业的现状看,我们认为基本面已无大的瑕疵的张裕股份,以及产品品质领先、并开始加速追赶的莫高股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莫高股份——基本面拐点出现基于对公司成长性的明确判断,我们认为未来6个月公司合理价位区间在17-20元,从长期来看公司股价存在连续翻倍的潜力。首次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A”。张裕股份——步入稳定增长期2007年张裕经营形势仍十分稳定,预计收入增长仍在30%以上,利润增长在40%以上。今年张裕的MBO过桥贷款将偿还完毕,在此之后公司会否继续毫无保留的释放业绩我们存有疑问。但鉴于公司相对稳定的基本面情况,以及相对稳固的行业龙头地位。投资评级仍维持“推荐A”不变。

    啤酒:成本推动型涨价

  继华润雪花、燕京啤酒在其部分优势区域提价后青岛啤酒元旦开始对主品牌“青岛啤酒”出厂价从34-36元/箱上调至36-38元/箱(12瓶),其中青岛本地每箱上调3元,幅度8%,华南地区每箱上调2元,幅度5%;此外,青岛啤酒二线品牌崂山、山水、汉斯等由各区域销售公司自行决定是否提价及提价幅度。

  啤酒提价与高档白酒提价不同:啤酒企业提价是迫于成本压力,是成本推动型涨价;涨价初期会局限于部分强势品种、强势区域;高档白酒提价是需求拉动型提价,在居民收入加速增长、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稀缺的高档白酒会持续提价,而且是全国统一提价。由于是被迫性提价,啤酒的涨价只能部分抵消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预计啤酒行业2008年毛利率略低于2007年度。

  低利润率导致啤酒企业的盈利对原料及产品涨价很敏感。以青啤为例,青岛啤酒的产品价格全面上涨1%,则盈利提升10.1%;麦芽、啤酒花价格上涨10%,则盈利下降9.7%,毛利率下降0.86个百分点;包装物成本上升1%时盈利下降3.2%。预计青啤2008年所核算的麦芽及酒花价格上涨70%,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时原料涨价将使盈利下降68%,全面提价7%时才能弥补原料成本上升的压力(还未考虑包装物涨价)。当然,如果产品价格同时全面上涨10%,那么盈利还能提升33%。

  投资建议:关注两只个股

  青岛啤酒:预计07、08、09EPS分别为0.50元、0.71元、0.94元,08PE57倍,短期估值并不便宜,中长期维持“增持”评级。

  燕京啤酒:2007、2008、2009EPS预计分别为0.37元、0.48元、0.59元,目前2008PE49倍,短期估值优势已不明显,中长期仍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