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专制扼杀思想的四道紧箍


读了黎鸣先生的《中国,为什么是个灭绝天才之国》,本人不能认同,封建专制岂止灭绝的是天才,其实扼杀的是思想!所谓天才,是指人类中的精英,即是智慧超卓,智商极高的那么一小部分人,如果人人都是天才,那就没有天才了。请想一想,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灭绝的岂止那一小部分人?中才、平才就不灭绝了吗?要是仅仅如此,那中国还算是善之又善的国度了。

    因此,我的观点是,岂止灭绝天才,其实扼杀的是思想。这才符合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时期,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一大批精英人才脱颖而出,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等等,真是群贤毕聚,群芳争妍,是中国对人类思想史上做出较大贡献的时代,奠定了中国数百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创造的前提,还可从世界发展史上找到实例。中世纪的欧洲,神权统治,暗夜如磐,比封建统治的中国还要阴森可怕,谁要说地球是圆的都要被处以火刑,就是这样的血腥统治,一个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得到了解放,迅速发展起来,几百年后已走在了世界前例。

    中国的统治者们和企图夺取政权的起义领袖们最先发现了思想发展对政权的冲击和破坏,因此,统治者们千方百计要扼杀思想;而那些企图夺取政权的起义领袖们在夺取政权时都是先倡导思想解放,坐稳政权后立即对思想下其毒手。试看每次的农民起义不是从思想发动开始的?不管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均贫富”等等都是如此。

    统治阶级扼杀思想的行动是一脉相承的,几千年来,共实施了数道“紧箍”和数不清的手铐脚镣。

    第一道“紧箍”既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对思想领先者采取了第一次灭绝运动。但这次活动只是初级阶段,只针对有形的目标,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决定性的。

    第二道“紧箍”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才是对思想的第一次全面、彻底的“扫荡”,其意义的深远不是焚书坑儒可以比拟的。一方面他尊的“儒”,已经和孔、孟的学说相去甚远,是符合了统治阶级胃口的儒学了;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手段把思想捆绑起来,使之僵化,以便于彻底的灭绝。

    第三道“紧箍”应该是“程朱理学”。是一些统治者的帮凶,按照统治者的示意,深化、细化儒学,有利于进一步缚束思想,由于程颢、朱熹都是当时的大学者,其作用不可低估。

    第四道“紧箍”应该是文化大革命了,这是扼杀思想发展到极致的必然结果。文化大革命时虽然已经到了现代社会,但封建专制的影子还笼罩着中国。这一时期对思想的围剿可以说达到了空前惨烈的程度,把一切思想,包括儒学都打碎了,人民一切都不用去想了,只有领袖去思想,别人照办就是了。

    四道“紧箍”捆住了人们的思想,使思想变成了人云亦云的传声筒。

    仅靠紧箍是不够的,还要配合数不清的手铐脚镣,从明清到文化大革命前一次次的“文字狱”配合着紧箍,把人们的思想捆了个结结实实,人们变成了政治上的“植物人”。如今大力提倡的解放思想也是对这种情况的纠正,只有彻底解放思想,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华民族才有活力,国人的创造精神才能被充分激活,中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