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小失望。
开始以为会是像《黑衣人》和《I Robot》那样的情节场面。没想到就是一位男主角在末世的独白,整体氛围与汤姆克鲁斯的《世界大战》相仿。
特技的东西就不用说了,美国做的那些僵尸、僵尸狗就那味道了,吓不到人的,只能制造点突然声音轰你几下,特地把音箱声音开的大了点,准备被大场面大制作震撼下,最后还是被突然冲出的僵尸声音炸了下心肺。
听说这部电影在美国的票房很好,感觉有点奇怪。电影制作方既想追求些大片的感觉,还想营造些思考的气氛,最后阶段对主角的传奇英雄肯定,明显带有美式个人崇拜。在光靠视觉声效冲刺票房无效的情况下,只能使出生硬的思考这一招。似乎票房买帐了。遗憾的是这片子没引进中国,否则老美与国内院线还是能捞一把。
与这部所谓的大片相比,上周末看的《泡沫》(《Bubble》)反而更有韵味。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纷争作为背景的片子刚开始时都是男同性恋镜头,让人以为这是部同性恋电影,尤其是看到男人接吻的镜头——God.
到后来,才慢慢习惯,也开始感受到在战争与世俗偏见存在的时空里,家庭、同性恋、异性恋、亲情都无法得到保证。
没有了爱与希望的未来,只有拉响身上那跟导火索——主角的自杀式爆炸袭击没有带走任何人,除了他的爱人。
整个片子应该都是在控诉战争的阴霾与人与人的互助宽容。生命、爱情、尊重在战争乌云下全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