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追忆——缅怀文艺名家刘文玉


(刘文玉晚年用放大镜坚持读书和创作)点击收听满载友谊去远航》(罗世勤曲、吴雁泽演唱)http://st924.53ttge.cn/ahn/w/wyz/1/13.wma

 

    “先生离去文传万代迎宾曲,后者谒来玉映千秋相马神。”

    公元2008年9月27日7时30分,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一号告别厅,伴着由刘文玉作词、传遍了华夏大地的经典歌曲《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和《满载友谊去远航》的歌声,“著名文艺家刘文玉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了——数百位辽沈地区的领导、文化艺术界的朋友及其亲属和家人怀着深切的哀思,在萧瑟的秋风中前来为这位可敬可佩的长者送行……

(作曲家雷雨声抚慰刘文玉家属)

    作为刘老告别仪式的主持人,我曾多次采访过刘老,也曾多次在广播电台和舞台上朗诵过刘老激情澎湃的诗作,还在我主持的《老歌回顾》节目中,无数次播放和介绍过由刘老作词的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秦咏诚曲、辽宁歌舞团合唱、董军工、顾企兰领唱)、《迎宾曲》(雷雨声曲、李谷一演唱)和《满载友谊去远航》(罗世勤曲、吴雁泽演唱)等经典歌曲,也因此有幸和刘老成了“忘年交”!

    “笔耕六十载,诗文歌赋传盛世。鹤翔九重天,厚德清名留子孙。”这副挽联高度概括了刘文玉的勤勉的一生!刘文玉先生的创作起步于新中国成立的年代,以朴素、生活气息浓郁的乡土诗闻名全国。由他作词的歌曲《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迎宾曲》和《满载友谊去远航》等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记忆”。刘老不仅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的诗人,还是一位作家,他的中篇小说《她还是嫂子》、《相马神》和《小城神丑》等极富关东特色。作为颇有成就的剧作家,刘文玉从60年代起,先后创作了十余部歌剧,其中《地下怒火》、《强者之歌》、《情人》的演出均超过百场,在新中国歌剧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

   “情系黑土地,捧着一颗心来,魂归关东山,不带半根草去”。刘文玉的创作生涯充溢着一种“黑土”情节,他生于斯,长于斯,黑土地上的山山水水、民风民情、历史变迁早已融入他的生命。他说:“我永远是农民和土地的儿子!”。刘文玉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长篇叙事诗《黑土壮歌》是他在诗歌领域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国诗坛长篇创作当中的一个巨大收获。在这部作品中诗人抓住了“闯关东”大移民这一事件,它既是一个历史,也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生命历史就是这黑土雄魂。他是一个行吟的歌者,深深地热恋着脚下的这片黑土地,永远不知疲倦地为祖国和人民而放声歌唱!他是“人民的诗人、黑土诗魂”。他在《生命在歌唱 ——题鸟化石》这首诗中这样深情地写道——

“总想飞向春天,

不停地歌唱,不停地盘旋,

寻觅、追求才是希望,

这就是永远的信念。

 

总想飞向远山,

歌唱碧水新绿,点缀人间,

劳累的翅膀虽已飞酸,

啼血也不会把初衷改变,

就是变成一块古化石,

飞翔的翅膀也不会收敛……”

    是的,正像刘老在诗中所说的那样——就是啼血,也不会停止歌唱!这就是刘文玉生命的写照。他的一生就是创作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刘文玉一生钟爱文学,年逾古稀,仍笔耕不辍。晚年时期,他身受心脏病、糖尿病、眼病等多种疾病的折磨,但却从未放下手中的笔,一直用放大镜坚持创作!

    今年5月下旬,刘老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可是当他听说本台与市文联和沈阳朗诵艺术协会将联合举办“抗震救灾诗歌朗诵会” 的消息后,还是在心衰、小腿浮肿的状况下,带着自己的新作《用大爱托起汶川人民》,参加了“抗震救灾诗歌朗诵会”。

(刘文玉参与沈阳抗震救灾诗歌朗诵会)

    在刘文玉的生命征程中,手中的笔是最强有力的武器,诗歌和文字是最美丽的符号,“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对他而言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每一天实实在在的生活印迹。因为他爱文学,爱土地,爱人民,所以他的笔总是滚烫的,他的诗总是沸腾的,他的心更是炙热的!

    在“抗震朗诵会”结束不久的6月份,我就得到了刘文玉病重入院消息。但是,躺在病榻上的他还在修改写给农民工的一组诗歌《我是瘦月亮》,这是刘老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而创作的一组诗,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成了诗人的“绝唱”!这组绝笔诗将发表在2008年11月号的《诗潮》杂志上!

点击收听——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秦咏诚曲、辽宁歌舞团合唱、董军工、顾企兰领唱)http://maobo.7x.com.cn/yinyue/songge/024a.mp3

 

点击收听——《迎宾曲》(雷雨声曲、李谷一演唱)

http://www.bgy.gd.cn/xl/mqmg/%D3%AD%B1%F6%C7%FA.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