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看到了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7日批准发布了《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也看到了标准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三种方法为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检测定量限分别为2毫克/千克、0.05毫克/千克和0.01毫克/千克。标准适用于原料乳、乳制品以及含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定量测定。检测时,根据被检测对象与其限量值的规定,选用与其相适应的检测方法。本人百思不解,还需所谓专家解释:
1 按照正人的逻辑,奶粉和牛奶中就不应该有三聚氰胺存在,现在标准规定了可以含限量以下的三聚氰胺,难道专家都不是正常人?
2 这个是我国的国家标准,是否可以同时给普通民众看看国外的标准,看老外是否就允许存在一定数量的化学物质?
希望标准制定方能派些专家来解答我们普通小老百姓的疑问,否则,谁还敢喝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