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色6·18


绿 色6·18  
 
作者:林谋略
   “原来蚯蚓还有这样的好处啊………”福州农民柯老伯每年都特地赶到金山参加6•18。今年的绿博会上,当他看到福州尊龙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展出的“蚯蚓污泥处理技术”时惊呼神奇。这个项目通过蚯蚓体内200-400个节体,吸收降解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可将城市污泥化解成可作有机肥的蚓粪。柯老伯告诉记者,他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也从未听说过蚯蚓还有这样的作用。
    据了解,本届6•18节能减排项目对接多,绿博会、节能减排展区等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展馆特别热闹,“节能减排政银企洽谈会”、“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联盟”创新了福建节能减排机制。绿色6•18的概念正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成果荟萃   节能减排项目的盛宴
    第六届6•18,展馆处处都让人感觉到节能环保的气息。
    在“绿博会”展区,江苏蓝天沛尔膜业有限公司展出了几个水缸,一边是污浊的生活污水,一边是经过“MRB膜污水处理技术”处理过的水。几只漂亮的金鱼在经过处理的水中欢快地游着,吸引了不少客人。据项目负责人刘敏忠工程师介绍,他们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在污水缸中放置了一种叫“MRB”的膜。这种膜极大地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浓度,膜的孔径只有0.1-0.3μm,小于一般微生物,绝大部分微生物被膜截留了,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达到了净水的作用,其水质可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
    在“绿博会”建筑电气与节能监管展区,福建省建设厅办公大楼能耗实时监控系统吸引了大批群众。据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林卫东工程师介绍,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除了能满足要求的能源检测,实现远程节能控制,对节能管理有更实在的效果和意义外,这个系统还可了解办公大楼实时的能耗检测情况,为用能定额管理、节能运行和改造提供依据。
     本届绿博会此次共推出城市节能减排、节水、节电、建筑智能化等八个领域的194个项目,成为展馆中的一大亮点。
    18日,由省环保局等部门负责的节能减排展厅传来了好消息。展厅展出的48个减排项目中,7个项目现场签约。这些项目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与泉州锦兴皮革有限公司、三明清流闽山化工有限公司对接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集成技术”,福建洛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莆田优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对接的“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工程研究所与三明清流胺盛化工有限公司对接的“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技术”等。
    在境外专家成果展区,台商陈柏雄研制的仅靠太阳能、风力为动能的电动车成了一道独特风景。陈柏雄一边摆弄,一边向人们介绍说,这种“太阳能及风力电力车” 以4片50瓦的太阳能板和两具设有50瓦发电装置的风车作为动力来源,透过太阳能板产生电力。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顶两座风车也开始发电,将电蓄存到车上的电瓶内。如果阳光不足,风力同样可发电。令陈柏雄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客商对这种电动车兴趣浓厚。展示两天来,就有3家企业与他订下合作意向。
    科技部展区的“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能在短时间内对餐厨垃圾、过期食品、发霉肉品等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和无害化处理,同时产出高活菌、高蛋白、高能量的再生资源,用这些再生资源加工成的微生物肥料菌剂和生物蛋白饲料能广泛应用于有机、绿色生态农业和禽畜、水产养殖。据记者观察,三天来,科技部成果展馆一直都人头攒动。该展区此次特别设置了节能减排展示区域,推介包括“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统”、“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纳米改性涂料应用及复合催化空气净化材料”等一系列节能减排项目成果。
    此外,中国工程院、科学院成果展区、台湾成果展区、国务院侨办成果展区等都将节能减排作为重点推介领域。日本高校此次也推出许多节能减排项目,这些都使得本届6•18“绿色”概念凸显。

                     意义重大    一批大项目顺利对接
    记者从6•18组委会获悉,此次展会共签订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节能技术541项,同比增长19%,其中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比第五届6•18增长62.6%。莆田本届6•18对接节能减排项目近80项,上届仅6项;三明此次对接节能减排项目71项,上届仅10项。其他地市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本届6•18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多,投资超过亿元的项目有近25项,远远超过历届。
    福建亿能达能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APPREX.CO.LTD株式会社签订的“植物废弃物生产甲醇枝术”,总投资1.5亿元。项目将竹、木下脚料及其它植物废弃物通过最新生物EDGE炭化工艺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消耗少、产能多、无污染,年产燃料甲醇3万吨。
    福建泉州鑫华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对接的“利用聚酯固体废物生产差别化短纤项目”投资达3亿元。这个项目既可解决聚酯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项目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可大幅度提高再生PET产品的附加值。这个项目完成后,年处理聚酯固体废弃物5万吨,生产各类功能型差别化短纤维4万吨,预计新增产值可达3.8亿元。
    此外,南埔火电厂与国电泉州发电有限公司对接的“南埔火电厂对外工业供电”项目投资2亿元;福建裕能电气有限公司(宁德)与西安非晶中西变压器有限公司对接的“高效节能非晶合金变压器”投资3亿元;福建龙岩塔牌水泥有限公司与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对接的“4500t/d旋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投资达1.46亿元;落地莆田的“LNG冷能空分项目”投资近2亿元……这些项目依托6•18平台顺利落地转化,对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对接的许多节能减排项目是在6•18日常对接会供需双方相互认识后,在双方多次深入交流的基础上,此次正式签订了合作合同。
    三明氨盛化工利用省、市召开的几次节能减排对接会,了解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的“内循环多级喷动流态化烟气脱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多次邀请相关专家赴企业考察,双方终于在本届6•18“联姻”。
    本届6•18,卫东环保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就“广谱性高压脉冲有机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合作研发项目”正式签订合作合同。据了解,5月中旬龙岩专程赴上海召开了“龙岩市区2008年上海项目成果对接会”,会上卫东环保与上海交大就这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后,上海交大的申哲民教授专程赴卫东环保实地考察,此次参加6•18,正式签订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处理高端有机废水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这个项目节能、高效,卫东原以大气净化设备为主,这次对接的这个项目延伸了企业的产品范围。项目预计年产值可达2-3亿元。申教授强调,此次6•18开拓了视野,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科研衔接的对象,他们将在做扎实这个项目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地参与6•18。

                     合力共赢   创新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节能减排是福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工作。此次会议为福建节能减排工作探索了新思路,将很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19日,以“倡导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为主题的“6•18福建省节能减排政银企合作洽谈会”在福州举行。福建省经贸委副主任马鉴康在会上这样强调。
    政银企合作洽谈会上,各参会银行与相关企业就实施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的资金需求进行对接,签订融资意向协议。来自全省的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70家节能减排企业参加了洽谈会,有48家企业提出共约87亿元节能减排资金需求。会上,福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与建阳武夷味精、龙净、石狮鸿山热电等企业就“风电开发”、“镍合金项目”、“热电开发”等15个项目签订融资意向协议,金额达75.68亿元。其中福建投资企业集团与建阳武夷味精有限公司就“锅炉废气治理设施改造”项目,与南纸股份有限公司就“热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及配套系统技改工程项目” 签订合作协议。据了解,前一个项目采用塔内吸收、塔外固硫,双碱法两步脱硫,具有完善的自控显示系统,设计脱硫效率达85%-95%,年可减排放600吨二氧化硫;后一个项目通过脱硫塔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排放的废浆经过氧化和脱水生成只有水分子小于15%的脱硫渣,可满足水泥厂石膏添加剂的要求,具备循环经济利用条件。
    福建省环保局纪检组长黄伟庆强调,此次会议旨在金融机构和节能减排企业之间搭建一个面对面的对接平台,必将对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当日,国家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经贸委、福建省环保产业协会等部门,哈工大、南开大学等七所高校,龙净环保、丰泉环保、大拇指环保等三家福建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签署了“福建省环保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意向书。
    该战略联盟的主要筹备人之一、福建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齐学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这种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区别于以往的单个项目合作。联盟一方面针对环保行业的共性难题,通过学校的力量加以解决;另一方面推出高校的新成果,使得校企双方充分沟通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在项目深度合作过程中,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联盟是将产学研合作从单个项目对接上升到平台对接,有利于节能减排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