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之时如何理财


  尽管金融危机尚未实质影响到我们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但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手中的钱已然成了很多人的“心头痛”。

  下面这三大方法可供一借鉴:

  一是保守派“巧”存款。在降息周期下,金融危机又不知道何时见底,我们的观点是,相对保守一点的个人投资者应该去存款,而且应该至少定一年,存3个月、6个月意义不大。虽然存款利率出现了下降,但是由于取消了5%储蓄存款利息税,实际上降低的幅度还是非常有限的。对于10万元存款同样存一年,之前可得到3933元利息,调整后可得到3870元,利息减少63元。

  二是中间派“买”债。股市不行又降息,债券市场跑火,那就去买“债”吧?不过,银行间市场不对个人开放,有些企业债有零售额度限制,公司债一般也会对个人申购设一些限制;比较好买的可能就是风险低的国债,或者以债为投资标的但风险稍大的债券型理财产品或债券型基金。目前在银行可以购买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其中凭证式国债相当于定期存款,但又比存款利息高,深受市民欢迎,但问题就是发行周期有限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

  三是激进派买票据产品。或许有的人还会说,乱世出英雄,我就是要买风险高、收益高的产品。但很可惜,你敢,国内银行还不敢。据对正在运行的252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的跟踪研究,截至10月10日,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3款,其余43款均为负收益;外资银行206款QDII产品更是全军覆没,其中亏损超过40%的有90款。农行、建行、招行、光大、中行等网点高收益产品已难觅踪迹,即使有外币理财产品,也是固定收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