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胡锦涛主席的“信心观”


    金秋北京,天高气爽,花团锦簇。长安街两旁,亚欧会议成员的国旗和区域组织旗帜迎风飘扬。10月24日下午,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渡过难关。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2008年10月25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应该说,在此之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世界各国都在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积极努力,寻找良方,并采取各种措施,但仍不能扭转困境。因此,此时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自然也就备受全球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都在祈盼这次会议能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救市”良策,给世界带来惊喜。尤其是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有着怎样的应对策略,有着怎样的世界观,将会对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2008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过去的几个月,中国已经数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国人民既经受了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又同国际社会一道共享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神七”飞天的欢乐时光。今天,世界再一次把目光聚集中国,45个亚欧会议成员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地区组织领导人和代表,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共同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问题,这既是亚欧各国对中国的极大信任,更是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从各国首脑到各相关国际和地区组织领导人,都纷纷表示,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事业成功的一半。而面对灾难,应对危机,更需要保持一颗每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这次金融危机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不同,亚洲金融风暴主要发生在亚洲的部分地区,而这次金融危机被看着是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广泛、更复杂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此时此刻不但不回避这场危机,而且果断地把金融危机议题列为这次亚欧峰会的主要议题,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负责任态度。而面对这场“罕见的严重危机”,首先需要的就是坚定的信心。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言,“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渡过难关。”胡锦涛主席还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郑重承诺:“中国将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这本身就是充满信心的宣告。中国人历来都有“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传统。无论是在克服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起到的独特作用,还是众志成城抗击今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还是克服各种干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顺利实现“神七”飞天,等等,都充分证明了“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的“中国式”世界观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信心必须付诸行动,才能取得成效。光有信心,而没有切实可行的举措和行动,一切都只能是幻想和梦想。为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一直不是喊在口头上,而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了积极努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等等。胡锦涛主席强调,一定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信心不是凭空就能有的,它来自于实力,来自于自身的强大。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面前,不倒下、不放弃、不抛弃,就是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赢得了世界普遍赞誉。如果没有中国的强大,世界也不可能选择中国,更不可能看好中国。今年以来,中国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然界严峻挑战,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是,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中国仍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调整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了,才能增强抗风险、抗干扰的能力。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一个健康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信心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中国历来崇尚“以和为贵”的思想,强调“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团结合作。一个人信心再坚定,但是离开别人的帮助,没有一个和谐稳定、合作共赢的环境,还是很难走到最后的。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话合作,携手努力,是我们“坚定信心”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时,对话合作更是我们应对一切困难的基本策略。胡锦涛说:“我们的先辈曾经开拓出古‘丝绸之路’,在亚欧关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今天,我们更应该以超越前人的远见卓识,开创亚欧合作新局面,造福亚欧各国人民。”“丝绸之路”既是古代中国人留给世界的物质遗产,更是中国人对世界精神遗产宝库的重大贡献,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沟通、合作、双赢,这也应当是我们处理金融危机的基本准则。本次亚欧首脑会议的主题就是“对话合作,互利共赢”。这个主张是胡锦涛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再一次实践。这次会议是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仍然面临贫困、饥饿、气候变化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亚欧合作,欧洲需要亚洲的快速增长、亚洲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亚洲需要欧洲的技术、经验。胡锦涛强调,加强和发展同亚欧国家友好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坚持同亚洲国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继续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的互利合作,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亚欧会议进程,为推进亚欧合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唯有合作,才是抵御世界危机的基础和条件。 

    亚欧会议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政府间论坛。本届会议围绕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粮食安全及救灾合作、可持续发展、国际和地区形势、加强不同文明对话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会议通过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和倡议;重申加强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多边体系,通过和平对话与友好协商解决分歧与争端;承诺共同采取综合性中长期措施,保障粮食安全,继续对受灾国家重建给予帮助,并开展灾害管理和重建方面的相关合作;会议发表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对于亚欧会议在该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议还在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与文明和谐相处、推动不同信仰间的理解和交流方面进一步凝聚了共识。会议通过了经济、社会、文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多项合作倡议,再次展示和印证了亚欧会议加强对话的内在动力和拓展合作的巨大潜力。我们看到,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上,当胡锦涛等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掌声既是对科学发展、和谐强大、充满自信、高度负责的中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极大肯定和无上褒奖,更是“亚欧携手、合作共赢”的集体宣誓,是一次信心的大会师、合作的大融合、责任的大激发。“信心、合作、责任”,是良策,更是宝贵财富。



新闻链接: 

    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