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美国救市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个帖子《冷屁股》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62bb430100azb9.html 有幸得到网友追捧。但是,很多网友恐怕是误解了此帖的意思。本人是国家干预理论的支持者,这都写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当中了,当然,支持的理由和出发点与西方经济学有很大差别。如《西方经济学的终结》里所表明,只要国家干预是一个代表民意的政府做出的,就是合理的。而现在只是感到,布什政府提出个方案还要在国会两院走个程序,而我们说救市似乎说得有点太容易了。如此而已。

 

对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总统候选Barack Obama称:“这不仅仅是华尔街的危机,而是全体美国公众的危机”。中国可以接过奥巴马的话说:这不仅仅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危机。所以,有了这份“出师表”,号召并身先参与美国救市似乎已经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那么,中国积极参与美国救市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先看看美国金融台风的路径。

2007-02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2007-03新世纪金融公司濒临破产2007-04美国3月成屋销量大跌2007-07全球金融市场震荡2007-07贝尔斯登旗下基金瓦解2007-08贝尔斯登总裁辞职2007-08全球大部分股指下跌2007-10贝尔斯登猝死2008-01全球金融机构相继爆巨亏2008-03美联储2000亿美元救市2008-05两房危机美政府出手2008-07危机持续银行二季报惨淡2008-09雷曼兄弟破产2008-09美国银行收购美林2008-09AIG国有化2008-09美五大投行均成历史2008-09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

从上述金融风暴路径不难看出,亦如众所周知,20089月份金融危机的集中爆发促使了布什政府救市力度的加大,从过去的巨额注资到7000亿美元一揽子方案,但是危机根源还在于去年年初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民众的还贷能力越来越差,以房养房的美梦成了泡影。

按照大家所知道的美国民众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如果有人愿意持续借贷,底层的民众是不惧怕超前消费的,而且是乐此寅吃卯粮式的超前消费而不疲。而底层民众的还贷资金流之所以断流,恰恰因为其低级的信用无法获得卯粮(贷款)以供寅吃(供房)。

我并不太了解美国国会参众两院的议会制度,只知道在英国参议院又称上院又称贵族院,而众议院又称下院,更多的代表一般民众。那么沿袭英国议会制度的美国,众议院对布什救市计划的否决,是不是更多的代表美国一般民众例如次贷危机的主角——次级信用人群,就不得而知了。现在,众议院再审必需通过的强硬说法已经出来,这似乎有违美国民主政治的理念。即便是众院再审布什如愿以偿,百分之五十几的人同意也仅仅是法律意义的通过,并不代表百分之四十几的反对意见不存在。

在美财长保而森主刀的布什政府7000亿救市方案被众议院否决之后,深知其中原委的保而森便把计划做了修改,于是,新计划一如大家预料在参议院获得高票通过。Henry Paulson对参议院投票结果表示高兴,并要求众议院尽快作出同样的选择。他表示:“参议院今晚(2008-10-1)进行了一场强有力的两党投票,我对此表示赞赏。这向民众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我们已经准备好采取行动确保美国公民能够获得信贷以创造就业岗位和维持企业运营,从而对美国经济形成保护。我强烈要求众议院尽快通过这项法案。”

显然,引诱众议院通过救市方案的核心在于“准备好采取行动确保美国公民能够获得信贷以创造就业岗位和维持企业运营”,新版救市计划中加入了延长一些企业和中产阶层减税措施,以及将联邦保险存户保障金额由10万美元增加到25万美元两项措施。约有2400万个美国家庭将从该计划中获得免缴620亿美元替代性最低税(AMT)的权利,该措施今年生效。显然,保而森是把药下在了根子上,总而言之一句话,从保障最低信用层次的借贷者开始,以美国政府的信用要求银行系统放松货币政策。既然现在有了卯粮,就又可以继续寅年海吃了。

 

那么,今年一来一直高唱反对通货膨胀,一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中国如何积极配合美国救市?是仅仅配合美国救美国的市?还是以救中国自己的市来配合美国?好像应该是后者吧。那么不言自明,高调的救市意味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双双转向,意味着从紧政策,尤其是对某些行业从紧政策的彻底终结。如果不是如此,“救市”一说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虚张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