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就是跑步千万别增添什么其他的色彩
李华新
10月5日《扬子晚报》报道,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将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在10月26日至明年4月30日的半年时间里,全国学生将坚持每天长跑。每天长跑距离为:小学生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生、高校学生2000米。学校各单位、班级要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应该说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冬天开展跑步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项,而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对于学生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效果一定是不错的。因此,不少的学生家长对此事是欢迎的,一些学生虽然对此有疑虑或是有为难的情绪,那他一定是对于跑步并没有尝到甜头,但是当这个长跑运动一定要用什么其他阐释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样的寓意,似乎是让人感到对于跑步本身,却是在用政治口号在进行图解了,因为一定要跑足60 公里就是象征着对于共和国60周年的一种纪念,或是其他的一些政治意义的赋予其身,就让人觉的把学生的一个单纯的跑步,要用这样的赋予某种意义的话,总是让人感到有些牵强附会,而且用这样的一种思维来诠释什么的时代,似乎是已经过时了,也并非是一个什么具有象征意义的新意的阐释,才可与激发起人们跑步的热情。
自然你可以这样规定,但是这样的一种政治色彩,却是强加的,这样的一种解释一出台,坊间有不少的声音出现,首先是每天跑多少,并非是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再说现在的学生是否可以在一开始跑的时候,就能达到规定的公里数,也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按照高中生现在的跑2000米,就是在400米的操场跑5圈的话,没有经过一定的锻炼,可以说是很多人说跑不下来的。
再说,现在的学校操场似乎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因为很多学校几乎没有操场,或是操场很少,如果的用操场的还好,没有操场的学校,让学生跑步就近乎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学校的操场屡屡被侵占的事情,在媒体常常见诸报端。同样的,如果是学校没有操场,而到马路上去跑步的话,那么不仅会增加交通的压力,也会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学校方也是不会有积极性的。除非是一个具体的什么必须的考核的规定,是一个硬性的任务,否则的话,学校是不愿意多添麻烦的。
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确是不错的一个创意,可是要是这样的创意,真的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那么通过跑步增强体质,其实目的就达到了。但是究竟跑多少才算是比较妥当的,或是如何来看待跑步本身的作用,想必是没有任何一位学生甚至家长会不愿意增强自己的体力和体质的,可是在现在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跑步时和考试成绩,或是高考成绩没有任何关系的,那么这样的跑步热情是否能够坚持下来,不是为了跑步而跑步,而是为了自己的体质而进行锻炼,并且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也许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跑步既然是体育项目,要做的工作也不少,一些学生的审议状况是否允许,或是如何进行跑步运动,其中的科学性如何把握,以及在跑步的过程中如何掌握必要的方法。如何避免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些都是需要有一个比较周密的安排的。并非是贴上一个什么标签,就可以圆满完成跑步的任务。
如是,跑步成为一种强制的行动,不跑步就如何,那么也就失去了跑步的意义。
当年到了冬天,学校里经常组织出来跑步,而且往往是在比较冷的时候,要出来跑步。有时是在校园里跑步,有时是到外面的街上跑步。而同学们也乐意出来跑。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那时学校里冷,班里基本上只是用蜂窝炉子取暖,跑步可以御寒也是一个最主要的目的。现在虽然城市的大多数学校都有了暖气,但是冬天跑步确实最节省最有效的锻炼项目。
不过,跑步就跑步,跑步就是跑步,提高体质,焕发精神,增强体质才是最最要的,因此搞成什么意义的工程或是项目,就有些作秀了。
为了身体健康,为了能够拥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跑步去吧。
跑步是很令人愉悦的事情,是本来很轻松的事情,不必有那么多的联系,让跑步很单纯,其实更好。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