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VS郑筱萸:“注册门”里的二人“江湖”
“飞龙公司”的姜伟仿佛就是这么一个人,每每当人们就快要或者已经忘记他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说不清楚是巧合还是策划出来的事载着他又回到人们和业界的视野,以至于当姜伟把“郑筱萸”三个字注册为老鼠药商标被国家有关部门受理一事出现时,众多熟悉他的人们已经不那么惊讶,相反,更像是在轻松旁观姜伟,旁观他8年来经历的那场一直在忍而不发状态下度过的与郑筱萸的明争暗斗;旁观他8年后“导演”的这场用他自己的话说“复仇”式的“火山爆发”。
“飞龙”猝死:8年前鲜为人知的恩怨“噱头”
“事情就是这么巧,现在我和‘飞龙’因为‘注册’的事被全国所关注,而8年前,我和‘飞龙’恰恰就‘死’在由‘注册’引发的事情上……”说来话长的姜伟打开了思绪。
现年52岁的姜伟1982年毕业于当时的辽宁中医学院,被分配到辽宁省药管局做了四年的机关工作,由于在1986年的时候研制开发出了“延生护宝液”并且看到了当时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姜伟于1987年下海,两年后“延生护宝液”正式大量投放市场,此后的10年间,姜伟和他的产品在“性保健”这个当时还几乎无人涉足的领域里,一路高歌猛进红遍大江南北。然而,就在光环与财富呈现出几何增的态势的时候,一个被姜伟看成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却把他这个当时与史玉柱齐名的人及其企业投入了几乎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1998年前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道了一件事:当时美国一种被新近研制出的处方药虽然在治疗心血管病上没有什么上佳的表现,可是却意想不到的在提高男性性功能方面有着同样意想不到功效。姜伟当然是这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中的一个,“可是我兴奋了一阵儿之后就不那么兴奋了,甚至有些气愤。”姜伟说,当他听到这种药品的生产厂商放出狂话——该西药彻底推翻了中医、中药补肾壮阳理论,并且要以这种药在3个月内荡平美国唐人街所有中药铺、在1个月内扫平欧洲中药铺的时候,“说实话,心理上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先就别说什么理想和报复了,那个时候感到的就是祖祖辈辈赖以吃饭的行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现如今姜伟的手中还保留着6个不大的小药瓶,正是那个时候他亲赴美国买回来的那种处方药,“我就是要看看我们的中药和它有什么样的差别,足以令它骄傲到那种地步。”姜伟说他回国后找权威专家将“延生护宝液”与该药品在药理和药性上进行了专业的比对和分析,“结果怎么样,我们的产品在很多指标上还优于它,你说这不是个机会吗?”姜伟不无骄傲地说。
姜伟所说的这个“机会”是,那个时候英文名称为“V**G**”的该药品的中文名称虽然被翻译为“万*可”,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按照汉语拼音的拼法把“V**G**”拼出了“伟哥”的读音,于是一件“大事”发生了,1999年初,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受理了姜伟注册的“伟哥”商标。不久,“伟哥开泰胶囊”上市,并且在1999年的“广交会”上,从4月8日到12日一口气与商家签下了总额1.6亿美元的合同。“这个数字本来还可以继续攀升,可是接下去的事情完全变了。”按照姜伟的记忆,当时先是美国“V**G**”的生产公司在华盛顿面向全世界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三点内容,意思是:1,中国的“伟哥开泰胶囊”与该公司产品无任何关系;2,生产“伟哥开泰胶囊”的中国企业有侵权嫌疑,该公司正组织律师团准备进行起诉;3,“伟哥开泰胶囊”这种产品只不地是“草药”而已。继而,另一个“炸弹”在姜伟的身边炸响——1999年4月14日,以擅自更改药品名称为由,当时由郑筱萸挂帅的国家药监局宣布“伟哥开泰胶囊”为“劣药”,随后销售额正在迅猛攀升的“伟哥开泰胶囊”清除出了“广交会”。
“当时的‘飞龙’一下变成了一条濒死的‘蛇’,惨极了。”姜伟说,当时他和企业都懵了,要求退款、退货的商家从全国各地赶来,有的还是开着警车来的,“原本在天的‘飞龙’一下子被从天而降的大锤拍进了漆黑一片的地狱,只有一个办法可走——跟‘郑筱萸’打官司。”
两个酷似的人——从兄弟到宿敌的博弈
无论是姜伟也好,或者是郑筱萸也罢,从十几年前的相识,到今天的势不两立,两个人在日常中都将对方视为“高手”。“在围绕整个我的官司的变化中,这一点显现的尤为突出。”姜伟说,这种为了利益,确切地说是为了生存的博弈过程中如同两个人在下棋,水平相差太多的话就没有意思了。
3月3日,姜伟在蛰伏了8年后居然用了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来形容他和郑筱萸之间的斗争。不过,偶尔姜伟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后怕:换成是别人恐怕早就死了!
作为沈阳飞龙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辽宁省医药管理局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的姜伟通过工作关系很自然的就会和自己的顶级上司郑筱萸关系甚笃,因为当时的辽宁省中药研究所是在国家药管局挂号的全国三大中药研究所之一。
郑筱萸有“人”,而且这个“人”很重要。“这个人不是男的,也不是妻子,至于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儿来定性这个‘人’,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不是因为今天郑筱萸下去了才有这个人,他在位的时候就有这个与他有着‘非一般关系’的人。”姜伟说,甚至郑筱萸的国家药监局局长的位置也和这个“人”也有着特定的关系。从郑筱萸履新开始,一直到1999年以前,他们之间包括郑筱萸身边的那个“人”,经常在一起喝酒撞杯的。
颇有戏剧性的是,姜伟和郑筱萸长了一队酷似的面容,只不过郑筱萸年长了姜伟8岁。而这双相似的面容让两个人之间一度以兄弟相称。姜伟清楚的记得,他和郑筱萸相识的那天是在饭桌上,“我坐在中间,左边是前任药监局局长,右边是郑筱萸,我就是一个中医药的民营企业家。”姜伟说,有了那样高级别的邂逅,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会自然加深。
但是,姜伟自认为欠了郑筱萸一个人情。郑筱萸上台后不久,卫生部下面药品局的权限被归入了郑筱萸药管局,不久药管局变成了“药监局”。“一字之差却变出了权力,当时全国60多家行业内相关大企业都进京祝贺了,只有我那阵儿太忙没有去上。”直到现在,姜伟也还是直言不讳地说他在这么大的事情上“落空”了,不应该,要知道某些位置上的某些人还是很在意这一点的。
不过,这点完全不是两个人反目的焦点。用姜伟的话来说,做大事的人是不会计较小节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让郑筱萸对往日的兄弟痛下杀手的?
姜伟说,这个原因依旧是那个与郑筱萸有着“非一般关系”的“人”。
1998-1999年期间,那个郑筱萸的“人”时任美国某药品公司公关代表,专门负责该公司产品在中国国内的官方关系协调。当姜伟的“开泰胶囊”取得了“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称号,并不逊色于国外某知名品牌的时候,郑筱萸的“人”开始坐不住了。接下来,在1999年的4月14日这天,国家药监局以“伟哥开泰胶囊”“更改药品名称”为由,责令沈阳飞龙保健品有限公司停止生产。
突如其来的打击把姜伟弄懵了。他一方面向国家药监局和辽宁省相关部门进行申诉,一方面还要妥善处理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我心里有数,这根本不是非法更改药品名称的行为,因为此前我们注册的‘伟哥’商标,已被国家有关部门受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在印上‘TM’标志后使用。”姜伟的说法,在记者的求证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姜伟飞抵北京打算直接与郑筱萸对质。“郑筱萸很意外地接见了我,但是谁都没有把话挑明。”姜伟说,见面那天,他得知郑筱萸下榻在铁道大厦,就直接敲开了郑筱萸所在的房间101室。结果两人相见异常尴尬。“郑筱萸光着膀子,搂着被子,蜷在被窝里,你很难想像你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国家药监局的一把局长。”在这种情景下见面后,姜伟满腹怨恨却无法发作。两个人似乎都在牵挂着昔日的旧情,没有把脸撕破。谈话中,郑筱萸暗示姜伟:你说你做你的雄蚕蛾多好啊,那也是我们的瑰宝啊,你别总和在读音上与你的产品有相似性的美国的XXX药品碰撞……
姜伟并没有听从郑筱萸的暗示,而是在辽宁省委、省政协的支持下继续生产,只不过规模比以前小了许多。“我姜伟能有今天,真的感谢省委省政协,如果我的产品真的问题的话,省内也不能继续容忍我的存在啊!”与此同时,姜伟一纸诉状将国家药监局告到了法庭。
姜伟此举似乎超出了郑筱萸的预想,期间,有北京某媒体记者专程找到姜伟“私了”,但国务院法制办的一位退休官员提醒姜伟:你今天如果给郑筱萸下跪,那么今后你在中国就永无抬头之日。于是,姜伟立即致电郑筱萸:永不撤诉!
几个月之后,郑筱萸再次在全国发布开泰胶囊属于伪劣药的消息,至此,姜伟的“伟哥梦”破灭。而至今让姜伟想起来还冒冷汗的是,郑筱萸在这次的文件抄报处增加了“全国人大”、“公安部”。“在这起震惊全国的‘假药’风波中,我没被抓进去,实属万幸!”
从那个时候开始,姜伟能够做的,就只有不断地申诉。“郑筱萸今天的下台,和我多年的申诉应该有一定的关系。”姜伟说。2000年11月17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终审判决,判决书中提出了“使用法律程序、条款不当,以及劣药定性不当。”
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两个人应该是心知肚明。郑筱萸担心胜诉后的姜伟会有新动作,于是,他将手中一条姜伟也知道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发布了出去,想先下手为强,然而郑筱萸却再次聪明反被聪明误。
2000年11月16日,在审判结果公布的前一天郑筱萸亲自在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中发布消息:XXX感冒药含有PPA,并宣称,PPA可以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而此前只有他们两个人掌握的信息是,美国在批准的减肥茶中发现大量含有的PPA容易造成猝死,不过感冒药中的PPA 含量只是减肥茶中的百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从来没批过一种含PPA的减肥药,从来就没有一起因服用含有PPA的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而且,美国清查PPA早已是距当时半年前的事了。同样令人想不通的是,对于类似的新闻发布,药监局的新闻发言人或某处处长就完全可以了,而郑筱萸却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由此可见其转移公众视线、缓解压力的心态是何等的急迫。”姜伟说,这个秘密在中国,只有我能够揭开。
新闻过后,XXX感冒药顷刻间成为了过街老鼠,所有的国内媒体紧抓不放,情急之下,郑筱萸曾不止十次对媒体疾呼:你们误解了,请不要再炒做了!
为了尽量减少对XXX感冒药的损失,国家药监局仅用了3个月就批复了新XXX感冒药,十个月后,新XXX感冒药隆重上市。3月5日,记者在该感冒药的网站上看到:……2001年9月15日新XXX正式上市……“3个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复,10个月可以上市,这在医药界是个奇迹,由此可见一斑。”姜伟说“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市场现象实际上很复杂”。而在记者辗转多方与新XXX感冒的生产厂家联系上之后,对方的回答也是“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关系到很多方面,今后他们还要在中国继续做市场,恕不能谈得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至今姜伟没有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任何说法和赔偿,但是郑筱萸从2002-2005年间在全国各级医药会议上经常提醒药监干部:绝不能再象对待沈阳飞龙那样违法行政却又无法收场了。
“一年下发130多个相关文件,中国的中医药产业遭到巨大破坏,郑筱萸是贪官,是硕鼠,更是民族的罪人。”姜伟说。
“不为复仇,只为‘贪官’长点记性!”
“正是因为想让这个‘硕鼠’长点记性,我才把‘郑’‘筱’‘萸’三个字注册了鼠药商标。”说起当下在全国范围内很是被关注的“注册”一事,姜伟向记者和盘托出了事情的前前后后。
原来,在2006年阴历12月20日左右,姜伟看到了一篇关于赵本山“春晚”小品的报道,说赵本山原来的小品叫《公鸡下蛋》,“我大受启发,赵本山能让公鸡下蛋,我为什么不能让‘郑’‘筱’‘萸’三个字孕育出鼠药商标来?于是我就开始抓紧时间与国家商标总局进行了联系,并依照法律程序递交了注册申请,这样就出现了后来直到现在已经受理的结果。”
“事情就是这么个内情,我是第一次向媒体讲,如果有谁认为我是得了‘高人’的指点,那就错了,除了我姜伟谁还能有这么聪明的脑袋!当然……”在不无骄傲的同时,姜伟也表示,在这件注册的事情上,肯定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有关方面在受理的公告期内提出导异议,“但是有异议的话我还可以进行答辩嘛,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进行行政复议嘛。”姜伟说他这回是铁了心要注册成功。
不过,在记者准备采访阶段,包括网友、读者在内的很从人提醒记者问这样一个问题——郑筱萸已经那样了,姜伟何必还要再把他注册为老鼠药商标呢?在炒作自己的同时,姜伟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不管怎样,曾经的高素质的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么做合适吗?
对此,面对记者的姜伟语出惊人。
“把贪官注册成耗子药商标,必然会是被记入中国历史的事件,我心里清楚的很。说我炒作也好,说我复仇也罢反正我是铁了心了,一定要把它注册下来,而且真注册,真用……”不过面对记者时,姜伟否认“‘飞龙’当年是因为‘伟哥开泰胶囊’祸起‘注册’,才在现今想以同样‘注册’的行为‘翻身’”的说法,“我就是想让包括郑筱萸在内的‘贪官们’长点记性。早在我国周朝,《诗经》里就有了‘硕鼠’的说法,那些贪官他们本可以享受死前甚至是死后好多年的荣华富贵,是他们自己放着正常人的生活不过,要去当‘老鼠’。再换一个角度,反腐败、打贪官与百姓和民营企业无关吗?那些贪官把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一些行业已经‘坑’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说他们是‘老鼠’不是太轻了吗?有什么贬低他们人格的?老鼠还有可爱的一面——“米老鼠”呢,所以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不是要比‘老鼠’坏许多倍吗?”
“我现在看明白了,可是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还不明白——那些贪官还在台上时,我们这些民营企业老老实实,谁也不敢惹,谁也不敢碰,因为他们手中有决定我们‘生死’的权利,那么当贪官们下台了,面临法律的制裁了,我们还和原来一样吗?难道他们的余威还能使我们心惊胆颤吗?还能令我们不敢说话、不敢做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个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行业还有前途可言吗?”
“飞龙”转身:网络世界“玩虚的”
总之,“复仇”也好“炒作”也罢,姜伟身后的“飞龙”似乎无心在“注册门”里恋战,再过几天,姜伟就要带着他的团队飞赴北京,去最后完成他的“人性殿堂网站”,并在两个月内正式开通该网站,此举也被很多熟识他的人称之为继壮阳保健品之后,姜伟又开始在网络上“玩”起了“虚的”。
对此,姜伟的进一步解释是:“费洛尹德认为,‘人的心理是两种能量的冲突,世界文明是对人的心理本质性的压抑’,但是,这些都是‘定性、定义’上的东西,只说出了‘现象’,到底世界文明对某个人究竟压抑到了什么程度,怎样进行量化评定,这个方法以前没有,现在我发明了它,并称之为‘定量心理测定’,根据测定的结果,人们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事业和方向。”姜伟说,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他出售的是一种不需要仓储、物流等等环节的特殊商品,甚至可以说这种商品是成功和和谐,“进行测定的费用不高,一般人都可以接受,也可以先测定后交钱,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自己获得成功后,测定人还可以回报网站,这种回报除一部分作为网站的运行成本外,相当多的则是被投入社会公益用途。”
“互联网到现在给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搜索引擎’,而不久的将来,另一大贡献就是我的‘定量心理测定引擎’。”姜伟说,他的格言是“网络不游戏”,“因为网络是给人们生活、创业、成功用的,但现在网络上的‘垃圾成份’太多,如果网络上有准确的、一对一的心理测定,帮助人们去创业、去成功,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我们一直在强调未来的新一代互联网应该是实用型互联网,而我的‘定量心理测定引擎’就是新一代互联网上的精典例子。近几年新崛起的一家网站的年轻掌门人前些日子曾经说过什么‘即使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他们的竞争对手’?我姜伟要告诉他的是,我们这些老牌的民营企业家始终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之一,只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太喜欢我们的创业产业了,没有进军其它产业,而一旦我们转向,市场上刮起的将会是一场‘沙尘暴’。”说这话的时候,许多人还不知道,截止2007年,姜伟已经一口气注册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40多项互联网产品专利。
采访中,姜伟最后次将话题拉回到那个被公认为他的“对头”的人身上,他说:“我对郑筱萸先生最大的感谢是——他把一个有着20年经商创业经历的人一棒打倒8年,任何人都没有我姜伟‘幸运’!”
(笔者注:此稿写于2007年底,系本人尚不成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