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需要危言而非美言


周明华

中科院国家健康课题组7日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我国名列榜首,美国居倒数第一位。该课题组组长杨多贵称,美国因其贪婪地追求经济利益和国家霸权,忽视国家道德、责任和信用,招来“次贷危机”之祸,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国家健康持续恶化。(10月9日《成都商报》)

中科院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在地球上首吃螃蟹,成立专门课题组研究并发布了这个国家健康报告,中国一举摘下“国家责任指数”桂冠,按理说中国公民应该欣慰才对,但我们仅需浏览8日这天的几大商业网站的数千条网民跟帖评论,便能清晰地感受到网民阅罢此报告后的感受。几乎难以找到一名网民有认同之意。大多网民不是直白反讽,就是大力展示自己的幽默才华,对此排行榜不予苟同。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起哄的网民是在拿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不悦记忆到网上“撒野”,但我却认为,撒气甚至“网络暴言”的网民是有,但比起网评呈达民意原生状态来说,前者占据的比例实在太小。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权威至中科院推出的这份调研报告,都惨遭网民这般众口一辞的“板砖批评”,可见这个排行榜在民间的认可度一定高不上去。那么,中国网民何以会产生这种怀疑态度呢?

窃以为,问题的要脉就是苍生。国家责任,不仅是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而且要在国际社会中担起道义和社会责任,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责。“履责指数”的评价体系最典型的特点是它具纵向性。纵向性决定了对比不能简单地一时横向比较。如果主观抛开公民纵向的吃、住、行、医、教、安的改善步幅于不顾,简单地把当今我国的全面救市与美国的“次贷危机”来一番尴尬“PK”,那么,或许会极端而忘我地认为我们的每一个公民快乐如“神仙”矣!

事实上,当今我国,由于公共财政支付行政成本与浪费额所占比例过大,民生投入严重不足,这一病弊还在一年年积淀。吃,主副食品高涨之价难见掉头向下;住,房价虚高,最近涨幅回跌便引来一些地方政府频施援手;行,我国收费公路占世界收费公路的70%,百姓出行成本过高;新医改方案套数已达9套,但至今依然难以示众,百姓看病贵痼疾未治;教,不说中学、大学,幼儿园择校费便可窜到8万元之巨;百姓安全感,年年统计部门说“九成人感到安全”,而有百姓却说“夜夜难安”。

   在我看来,作为在科学知识界有身份和名望的机构,能推出这种报告,根源还是一些专家似乎号准了当前“批评市场”的疲沓脉搏——凡是有影响力的人都不敢也不愿出来置喙其“国家责任榜”;而草根网民纵使批评得汪洋恣肆、“板砖”抛飞,专家也不会惧怕,因为,这样的批评不足以搅乱他们所构建的“学术场”。实际上,中国亟待学者多研究些实际和急迫的民生难题,多提一些“责任危言”,而非带有纷饰色彩的“苍生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