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需要集体“测谎”


这篇文章还有另一个题目:中国企业家需要集体“测谎”。两个题目我都觉得有点画龙点睛的意思。哪个眼睛大一些,哪个小一点,哪个聪明一点,哪个俏皮一点,我只是感觉第一个好一点,到底选哪个,大主意还是要你自己来拿。

  天一天天冷了。形容冬天的词,我一直比较少。你脑子有就填几个。感觉很奇怪?好象是在我一起写文章?我也奇怪。这样的经验我也是第一次。不过,感觉良好。文章里给你留了位置,词语里有了你的影子,你还会说这是我的想法吗?

  又要提到“三鹿”了,“三鹿”问题一出,中国乳业刹那万里冰封、寒雪肃立,一向刚强的蒙古硬汉牛根生也流泪了,听说这些天他正在跟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们借钱过冬呢。

  此时我想起了一件我经历的事情:很多年前了,整个事件记不太清楚了,只是记得大概是单位要给我发项目奖金,会计阿姨给我算得不太公平,总是找很多理由多扣我的钱,我跟她讲理,怎么讲,会计阿姨也不理我,总说她算的是这么多就是这么多,我没忍住,一句真话脱嘴而出:阿姨,你敢拍拍自己的良心说你没给我算错吗?我的话还没跑到对面的墙上,阿姨当场急了:“我拍什么良心?我为什么要拍良心?我凭什么拍良心?”我傻了。怎么都没想到平时笑容可掬、慈目善眼的六十多岁的会计阿姨一急起来会这样可怕,她摘下眼镜往桌子上一摔:“你爱找谁找谁去,跟我说讲良心,我讲什么良心。”

  谁都知道阿姨为什么暴跳如雷。是我的话正好刺痛了她的要害,你让一个为企业主服务,千方百计想克扣员工奖金的私企的老会计讲良心,你这不是要她的命吗?她的急说明了她的确不太敢拍自己的良心,也同时说明她良心发现,知道自己是缺德的,两个揪心一起来,所以她跟我急。

  现在想来,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是太实在太较真了,也太为难老太太了。

  一个有了孙子的老阿姨都不敢当着我的面拍拍良心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中国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他们中会有多少敢站出来拍拍自己的良心呢?

  难道一出了问题、闯了祸就出来说几句好话,言不太由衷地道个歉,换几个新广告,把“问题奶”换成“放心奶”就没事了,就像任何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其实,我想问你们的“问题奶”怎么就一下子变成“放心奶”了,你们的“放心奶”到什么时候又要变成“问题奶”了?是一年?两年?

  平时不管是你们的董事长还是你们的中层领导比谁都牛,说话声音比谁都大,现在怎么了?也知道哭了。还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家,你们也不用偷着笑,这次没查到你,不保证下次轮不到你。

    假如我在北京组织一个“中国企业家良心论坛”,邀请中国100名企业家参加,有多少企业家敢来出席呢?有几个敢戴上“测谎仪”拍着自己的良心,面对政府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同行、员工说自己的企业、产品没有一丝欺骗和糊弄消费者的地方,所有的广告都是真实广告没有一处夸大宣传,所有的承诺都是真诚的并一定能够兑现?有吗?有多少个这样的企业家?

  有人说,你别一棍子把中国企业家都打死了,其实,我这一棍子下去,能打到谁,不能打到谁,我是有数的。该打到的不会拉下,不该打到的自然不会打到。

  平均我每年差不多都能见到大大小小一百多个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尽管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的境界高有的境界低、有的是博士也有小学没毕业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跟我谈起企业管理、战略、营销、品牌、财务、服务、股市等都是滔滔不绝,都有自己一套或对或错、或真或假的理论,经常谈到我都不好意思打断他们的激情和张扬,但这几年,我也变锋利了,我经常就打断他们的话,直言上去:“你的这个产品是真有这个功能?”他们大都信誓旦旦:“没问题,我的这个产品在国内是领先的,在国际上也是得过奖的。”我不太相信企业家的话,因为哪个企业家不说自己产品好,我就更尖锐:“你敢拍着自己的良心说这个产品的确是好产品,我就敢把你这个产品捧上天,到时出问题你可就倾家荡产了,你想好了,别怪我没事前提醒你。”这个时候,大多数企业家开始说实话:“徐老师,我们找你就是希望你能把产品的一成好包装宣传出十成好,只要销量好,你的策划费我们可以多付一点。”

  你应该明白了,目前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都是这个状态:一味追求利润,追求销量,就想赚更多更多的钱,自己还在口口声声说企业家的职责就是要让企业赚钱。就是要对得起员工、股东。这些话一听起来好像是对的,可是,不能细想,企业家想赚钱没错,可你这个钱是怎么赚的,是干净钱,还是见不得人的钱,这个很重要,如果你只讲赚钱,把做人的基本底线良心道德都扔在一边了,你就连一个真正的“人”都算不上了,没有了人的味道,你又能赚多少钱呢?

  中国企业家们,先扔掉你那些所谓的“商业法则”、“管理理论”吧,快把最基本的“良心道德”拣起来吧,如果连“良心道德”都没有了,还要那么多的“营销策划”、“品牌策略”不都是在“助纣为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