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这波熊市,是紧接着牛市展开的,刚刚享受了牛市的美好的投资者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熊市“熊抱”,实在是全民之悲哀。巴菲特说:“每次熊市来临的时候,他总是高兴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跳舞。”巴菲特完全是严格地执行其一直坚持的金科玉律“在恐慌中贪婪”,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很少吧(最近媒体披露基金经理们又集体对巴菲特买入高盛唱反调),可见价值投资并不是因为技巧多么复杂而难以学习,最主要是因为普通人难以克服人性中的弱点,这也是价值投资知易行难的主要原因。到底巴菲特再次抄了全球的底,还是重蹈比尔.米勒的覆辙呢?只有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巴菲特抄底,全球信奉价值投资的人也忙个不停,包括投资A股的李驰、投资港股的赵丹阳等等,都开始紧锣密鼓的买进“低估”的股票,他们视老巴的出手为入场标志,认为肯定可以抄到全球股市的底。但是笔者认为,老巴的买入并不代表市场已经见底,因为他从来的一条准则就是不预测股市短期涨跌(近期他唯一预测过的是中国股市未来十年将站在全球之巅),他只奉行买入价值足够低估的卓越公司——也就是说他只是因为看好某几个公司已经足够便宜而已,而并非告诉大家可以抄底了。笔者的结论是,A股目前是遍地黄金,但有的是镀金、镶金,但并不都是真金,要学好价值投资,选好投资标的才是最关键的。
如何选择好的投资标的,我想这个问题是最棘手的问题,格雷厄姆崇尚选择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烟蒂公司,而费雪选择优秀的成长型公司,而巴菲特则是10%的费雪,90%的格雷厄姆。按照老巴的对价值投资的改进,好的投资标的应该具备两条准则,首先是好公司,这里的好公司是指能够持续为股东带来吸引人的回报的公司,寻找可口可乐这样的具备护城河的卓越企业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被严重低估,行内人称作具备“安全边际”,维基百科中对安全边际的定义是:
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也称为安全程度,由沃伦·巴菲特之师格雷厄姆所提出,指得是“股票价格”和“企业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葛拉汉认为,要做到正确且成功的投资,这可能是投资人唯一需要注意的投资原则。通俗一点说,就是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或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
如何按照老巴的准则,选择卓越公司难,选择具备安全边际的公司更难。打个比方,招商银行(SH.600036)是众所周知A股中难得的优秀公司,可是在今年的次贷风暴中,公司下跌幅度达到70.66%,超过了大盘69%的跌幅,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优秀的公司却没有跑赢大盘呢?这就是安全边际的问题了,可以说招商银行因为其家喻户晓,内在的价值已经被大家所知晓,并赋予高期望,因此往往股价也会在牛市中不断高涨,伪价值投资者高唱随时买入优秀公司并持有,没想到掉进了成长的陷阱。杰里米.J.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写道:“股票的长期收益是依赖于公司的实际的利润增长率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依赖的是增长率与投资者预期的比较。”这也论证了投资者高预期的公司很难具备安全边际这一道理。
由于巴菲特并自己没有写过一本投资自传,所以我们不知道巴菲特选择卓越公司的具体准则,但我们可以从巴菲特的老师费雪那里找到答案,见菲利普.A.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中评判优质成长股的十条准则:
1、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2、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4、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5、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6、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7、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8、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9、公司管理层的深度够吗?
10、 这个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得如何?
利用这些标准来筛选,估计目前整个A股完全具备的公司只有寥寥无几,不过笔者认为具备五项以上的A股公司就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选择买入时机,也就是如何解决了安全边际的问题,巴菲特说过:“如果给一家优秀公司支付过高的费用,则会影响到未来几年甚至数十年的预期收益率”,选择低价成为一个难以掌握的投资艺术。
那么价值投资者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利用经济周期和偶发事件,买便宜货。比如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开始闹腾的非典,一直闹到2004年,在这段时间,大陆旅游人数急剧减少,谣言满天飞,人们恐慌不已,股市也一直处于低谷,在大多数国外投资者都在回避中国公司的时候,股神巴菲特的目光却投向这个恐慌之地。2000年中石油登陆香港股市,每股发行价格只有1.27港元,上市不久便跌破发行价最低一度跌至1.10港元,2003年,巴菲特在1.1到1.2港元之间的价格陆续买进11.09亿股中石油H股;随后又以1.61至1.67港元的价格增持8.58亿股中石油H股。分析巴菲特的买入,可以看出他是恰当地利用了危机来“捡便宜”,因为他相信这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在这里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区分危机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如果是暂时的危机无疑给我们提供绝好的机会,而长期危机则警告我们远远避开;另外利用经济周期到达谷底的时候以便宜的价格买进优质公司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比如今年的毒奶粉事件出来之后,伊利和蒙牛的股价一泻千里,在平时你是难以想象7元的伊利、8元的蒙牛的,因为毒奶粉事件对公司的暂时打击是非常大的,投资者的预期降低到了冰点,而实质上这次危机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属于暂时性危机,毕竟奶粉是婴儿必须要喝的,而仅靠外国高价奶粉是基本不可能的,况且蒙牛和伊利经过危机公关,相信在未来一两年后,此事件将烟消云散,但到时候伊利的股价估计又站在了15元以上了。
专业投资者更愿意用现金流贴现对公司进行估值,但是都没有偏离两条原则:安全边际、优质公司。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