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论》(第四十四章)


              (作者:胡志平)

 

44  何种信息刺激可对应人脑综合知觉发达?

 

前人类的“综合知觉”是初级形态的,是不含丰富、细腻“情感映象”记忆的。作为“人类”的综合知觉,之所以能够演变成为高级直觉,并达到使综合知觉丰富、完善、最终孕育出理性萌芽(模糊概念),较合理的猜想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因素,是以“情感映象”为核心的综合知觉促成了人脑功能的发达,实现了人脑区隔其它动物而迈上了更高一级进化台阶。从本章开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到:反对唯理性主导人类发展方向,可阻止人脑进化方向被扭曲,可避免现代人的综合知觉出现“返祖现象”。

无意识的“前人类”或现代婴儿,其大脑在经过了“初始响应积累”、“复合映象积累”到(初级)“综合知觉积累”三个阶段之后,它(他)们实际上只是走完了所有高级动物都必须经历的一段进化路程。此时“前人类”的部分群体,若没有经受外界信息或遗传信息对生命基因的破坏性改变,或者不断地响应了促使人脑基因向有利方向突变的信息刺激,那么,他们的就会朝着近于现代人类大脑的方向进化,大脑不仅不会终止发育,且可形成一代更比一代达到综合知觉积累愈加丰富的条件。

当这一过程促使脑生化物质结构愈加丰富,发展到以“主映象”为核心的综合知觉积累拥有日益发达的链接和响应条件之后,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即:“前人类”可以逐步实现并增加对情感“主映象”信息的响应和依赖。这将使人类的综合知觉响应条件发生不同于那些已经终止进化的高级动物的进一步提升和显著改变!

“情感映象”链接各种感官感觉所形成的“综合知觉积累”,是被丰富的和完善的综合知觉积累,也是人与人之间感官和大脑接受信息刺激极为敏感和细腻的综合知觉积累。

不妨做个简单比较:如果是无情感的事物映象,比如食物:“面包”。这种“主映象”可以使人们链接起来的感官感觉包括:形状、色泽、香味、口感、手感五大感觉要素――可刺激脑神经元形成综合知觉达到“简单条件反射”的灵敏性。如果是略带情绪反应的高级动物比如:“狗”。这种“主映象”可以使人们链接起来形成综合知觉的感觉优势包括:视觉形状、毛色、各种叫声、呲牙凶相、摆尾乞怜、运动姿态、嬉戏表现、响应状态,等等丰富的感官信息传递――可刺激大脑形成综合知觉达到“复杂条件反射”,使其拥有动物“灵动性”的直觉反应。那么,如果是人呢?人给予人的“综合知觉积累”可以链接数以万计的感觉元素。其中最丰富、细腻,最拥有刺激性、感染力的,是人的情感所表现的“主映象”以及所链接起来给予他人的各种感官感觉。

人所发出的情感信息极为丰富。大类有“喜、怒、哀、乐、愁、烦、怜”等“七情”,小类细分则不计其数。仅“喜”就有狂喜、大喜、悦意、欣慰等等,表现则是狂笑、欢笑、微笑、嬉笑、暗笑、陪笑、含笑、憨笑、奸笑等等。面部动态信息则有:喜上眉梢、笑逐颜开、热泪盈眶、秋波荡漾、眯缝小眼、容光泛发、笑弯了腰、合不拢嘴等等。此外,可链接的听觉信息同样不胜枚举。

人与人之间相互发出的每一种情感信息的刺激性和感染力,均可给予他人以不同强度的感觉刺激,并促成人脑综合知觉产生链接反应、形成以“主映象”为核心的相互链接的记忆积累,同时构成对外敏锐响应条件。

从这里,我们能够理解到,为什么人的大脑经外界信息刺激,会生长和发育出数以亿计的脑神经元?因为,只要一部分“前人类”的脑进化过程没有受到伤害而终止(没有变成只有简单情感表现的黑猩猩之类),人类相互的情感信息刺激条件就有可能与大脑生化物质记忆构成多样进化趋势的两者间,形成响应互动,相互刺激人脑发育发达,并且,不断地一代推进一代超过前辈的人脑遗传条件,进而又推动了人脑生化物质积累拥有更丰富的“对应链接条件”。人脑对情感类信息响应敏度的进化,是人类整体进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实验课题(NO41)经过人性化感染训练的动物与人脑的差距关系?

实验设计思想:建议高等院校和动物学专家用情感信息条件来测定高级动物脑进化级别与人脑的敏度差别,以及经过人性化感染、训练后可以达到的最高状态与大脑理性萌芽的差距关系。获得诺贝尔大奖的巴浦洛夫是用食物及食物有关的信息刺激条件完成了他的大奖实验。

比如:现代人表现情感的某些细微映象信息――“瞪眼”,对早已终止脑进化的黑猩猩的大脑遗传条件来说,这种映象信息不能刺激它产生明显的知觉反应。人的大脑则对某人向他瞪眼可以产生强刺激感觉知觉反应,甚至比之更细微的情感信息――“瞟一眼”,也能激荡人的综合知觉乃至引起内心情感翻江倒海。而情感信息链接实体映象的差别和种类,极有条件赢得几何数增长空间。这种代表着物种进化达到高级程度的信息传递条件和对应链接条件,可以优先实现人脑“综合知觉积累”的神经突触链接趋向增生和发达,也将比之“概念系统积累”提早完成丰富和完善的人脑进化过程,从而为人脑直觉响应条件孕育概念萌芽、产生明确意识奠定发达的生化物质基础。

不过,在今天看来,人类对情感信息响应条件的增进和积累,绝大多数是前辈对后辈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感染的直接结果。而在前人类时期,则是基于可进化的人脑遗传生化物质平台,相互感染、代代增进、然后又代代遗传、代代丰富和发展的结果。这里,绝不是那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而是:可进化的前人类大脑生化平台,只要不受外界或遗传有害信息刺激而终止进化——变成黑猩猩之类的大脑生化平台,它就必然有条件相互感染,增进积累,丰富人脑的遗传素质,必然有条件提升情感响应敏度,并被代代增强。(2008年加注:上述理论猜想也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驳论。笔者认为,“前人类”和现代婴儿的本性都是“中性”的。人的初始本性是在人脑遗传的中性基础或略偏于中性的基础再经后天相互感染条件形成的。其中,家庭对婴幼儿和童年期孩子的后天感染力占决定因素。所谓你传达一分爱心,我记忆并回馈一份情感;你在记忆积累中增长一点人类情感,反过来又会感染和带动他人的一份情绪积累。人类,是在相互情感信息的传递中造就了人性,也是在以关爱为主流情感的相互感染中,推进了人类整体综合知觉的发达和提升。

相比情感信息的密集度、感染力和刺激性,人类光有“面包”(指食物)来刺激感官和大脑是不够的。这类信息刺激感觉,只有简简单单的、屈指可数的几种感觉元素,那些“无情物”究竟能刺激前人类大脑的生化积累和神经突触长出几颗相关的“芽儿”来呢?为什么文学作品对提高人脑素质具有显著作用,其主要原因也就是:所有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刺激,它是通过描绘人的各种情绪感觉并链接生动变化的实体形象,来丰富人的“综合知觉积累”的。比如读小说的人,均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细致的文字刻划,使在脑海中浮现出各种拥有鲜活情感的人物,从而改善“综合知觉积累”的链接状态。人类光有范围局限的(人类早期的活动范围很小)环境物的信息刺激,和各种简单劳作的运动感觉刺激,也不能使“综合知觉”达到发达程度。人脑,之所以能达到人脑的条件,其一,一部分“前人类”的脑遗传进化不能受到伤害性终止。其二,必须有对应的外界信息刺激条件来与人脑进化构成“信息与响应”的互动关系。

根据科学家的测定,人脑结构现状基本成型的大致时间――数百万年前,或者更早些时候,也就是人的“祖先”脑进化程度还没有接近现代人的时候,“前人类”的情感表现可能近似于目前大脑已经终止进化的黑猩猩的简单情感表现。也只有那些自古以来没有丧失大脑进化条件的“前人类”,经过了代代遗传,其情感表现才会逐步丰富起来。而伴随着情感信息交流的增多,人脑对情感信息的响应条件和依赖程度也会同时增强。

以情感映象为核心的综合知觉积累,代表着不同于无情感实体映象为核心的综合知觉的另一种类的生化物质信息在大脑中的积聚和组合状态。它刺激人脑发育和进化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信息的丰富性和细腻性,可以使人类的综合知觉显著超过其它高级动物,并充分刺激脑神经突触的生长发育和发达。二是促成不同于食物刺激条件的、与情绪感觉相对应的另类生化记忆中心在脑内形成丰富的积累。

人脑的发达,在于信息刺激的丰富性和细腻性。在所有信息种类中,只有“前人类”代代增进的情感信息的相互交流,才能对应现代人脑综合知觉完善与发达的高级状态。人的情感表现的丰富性和细腻性是唯一能够对应人脑“综合知觉积累”发达程度的外界信息刺激条件。除此外,宇宙之内再没有第二种物质的信息条件,可以刺激人脑综合知觉进化或发育到今天的灵敏程度。

上述,对无意识的“前人类”来说,是人与人脑之间“信息与响应”互动、渐进的积累和进化过程。而对现代婴儿来说,如果自幼没有赢得以情感映象为核心的综合知觉积累,其结果是:他将丧失作为“人”的脑发育条件,其一生的命运将形同“非人动物”。――这种严酷的事实在下文举例阐述,科学家们必须接受!(过去,辩证唯物论没有“信息与响应”哲学范畴,我们不知道外界物质的信息条件与人脑生化物质被刺激发育的对应关系,所以忽略了意识起源的某些客观环节,这是时代的认识条件造成的。)

或许有人说:杰出人才的概念逻辑思维也能表现另一种人脑发达的较高状态。不错,笔者承认这同样是人脑的杰出表现。但是,只要研究一下现代婴儿的脑发育条件,就可以发现“概念系统积累”存在两个比较劣势:第一,没有以“主映象”为核心的各种感觉积累来奠定发达的人脑响应条件,人脑如果不发育(指现代婴儿)或不进化(指“前人类”)到可包含理性萌芽状态的高级直觉状态,不论是现代婴儿还是“前人类”,此后的概念积累都很难。人脑的“综合知觉积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概念系统积累”的先导,也是产生概念响应的先导。第二,现代婴儿的大脑遗传条件只能提供前辈遗传条件的响应基础,他还必须在大约6-9个月的短期内(人脑发育因个体差异,不会应时整齐划一)基本完成健全人脑的发育,而“概念系统积累”至少要经过10年的学习培养才能拥有发达的思维功能。

那么,在并不漫长的时间内,什么样的物质信息条件才能对应人脑所拥有的综合知觉的灵敏和发达程度呢?唯一的外界条件是人性的光辉!——既区别于机器人的理性,也区别于其它高级动物非理性的“人”的情感表现。

前面章节,在描述“前人类”和现代婴儿意识起源中,已经经历了“初始响应积累”、“复合映象积累”到(初级)“综合知觉积累”三个阶段。现在,我们来“演绎”人类意识起源的第四阶段。

 

不得翻印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因至今未签出版合同,而未做最终校对,请网友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查看更多胡志平文章:http://huzhip9.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