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2008美国总统大选


亲历2008美国总统大选

邵方 

2008年10月25日——11月8日,我有幸作为一名国际访问者,应邀在美国近距离观察今年的总统选举过程。我参加的这个活动是美国政府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2008年总统大选观摩(I-VOTE),我们的团队由来自74个国家的91名代表组成。

25日当地时间19:30经过13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抵达了华盛顿Dulles国际机场,当我办理入境手续出示美国驻华大使亲笔签名的邀请函时,美国工作人员向我表示由衷的祝贺。走出航站楼时发现门口有一位年长的男士举着接站牌,上面写着“美国国务院,邵方教授”,他是子午线国际中心(Meridian International Center)的志愿者,名叫David M. Rybak。另一位中国代表正好也到了,上车后交谈中我们得知David住在另一个城市,他是专程赶来接站的,之后他要离开华盛顿回自己的家。David一直向往到中国旅行,他对我们十分友好热情。大约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Marriott 酒店,等一切入住手续办完后,David向我们告别,我问明天还会见到他吗?他说不会了,他的接站任务已经完成。

26日上午8:30—12:00,活动组织者将国际访问者进行分组,整个团队共分为五个小组,我在明尼苏达组,共二十人,分别来自二十个不同的国家,我的行程是华盛顿——明尼阿波利斯,之后我们二十人又分为十组到美国各个州的不同城市,我的目的地是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城,11月5日前往美国各州观摩竞选过程的各国代表将在波士顿汇合。

10月27日,在美国国务院办公大楼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美国副国务卿格拉斯蒙在中午的宴会上致辞,晚上,子午线国际中心(meridian international center)还举办了欢迎晚会。28、29日,我们听取了数个与美国总统选举有关的讲座。

10月27日晚全体访问者

10月30日-11月1日,我在明尼苏达州的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市访问志愿者,了解他们对总统侯选人的看法。31日晚上6:00我们应邀去美国市民家做客,主人是Ms. Trilby Busch。与我同行的国际访问者还有来自拉托维亚Saldus市市长Didzis先生、德国萨尔兰德基督教民主联盟秘书长(Saarland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Stephan 先生。10月31日是美国的万圣节,Trilby准备了地道的美国特色晚餐,奶酪沙拉、红葡萄酒、土豆泥加烤肉丁、南瓜泥、胡萝卜片、苹果酱、点心,席间有Trilby的两位同事作陪,之后我们又去了Trilby女儿家,大家倾心长谈,直到晚上10点,Trilby的同事开车送我们回到酒店。美国人民十分关注中国,他们向我询问了中国的教师节、中国的计划生育,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很多问题,我一一回答。当我谈到10月30日为了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支持Obama竞选演讲,来明尼苏达州的国际访问者从下午5点一直等到晚上10点,我们关注美国大选的热情让美国人感到很吃惊,Trilby和她的同事们并没有去观看演讲,Trilby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写小说,很有思想,她在大学教英语,她说选举是她自己的事情,她早已决定选谁了,她需要做的就是选举日去投票。他们非常希望世界人民了解他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对待伊拉克的战争上,他们都认为这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财力、人力,应该把这些投入到美国的国家建设上去。

11月2日我和美国国务院官员Karen从明尼阿波利斯机场飞往德克萨斯州Dallas机场,再转机到密西西比杰克逊机场。在杰克逊机场Karen租了一辆深红色Seville轿车,密西西比杰克逊城位于美国南部,风景秀丽,森林茂密。杰克逊城60%多的居民为黑人,晚上8点多我们住在Mairrott酒店,从附近的城市广场传来黑人演唱的布鲁斯,歌声优美动听,杰克逊城是一个浪漫迷人的城市。11月3日大选前一天,我们走访了杰克逊法院(4日杰克逊城的选举结果将在这里产生)、奥巴马竞选工作室、密西西比大学法学院、杰克逊大学奥巴马竞选志愿者。下午6点我和Karen访问杰克逊电视台新闻12频道主持人Mr. Byron Brown。我们和Byron交谈后直接进了新闻12频道演播室,现场观看了Byron和另一位女主播的演播,因为是大选的前一天,18:00新闻主要是关于大选的新闻。当他们得知我是应美国国务院邀请,专程从中国来观摩大选的学者时,立即决定对我进行采访,并且在22:00点的新闻节目中播出。以下是主持人Byron和我的对话:

主持人Byron:请问您对美国的印象如何?

我:很好,美国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友善。

主持人Byron:您认为美国与中国有什么不同?

我:语言、饮食和时间上不同,当你们工作时我们正在休息。

主持人Byron:中国人民也关注美国总统大选吗?

我:是的,在我10月25日来美国前,我从网上得到一个信息:71%的中国网民支持Obama。

主持人Byron:为什么?

我:因为Obama更年轻,而且他的变革观念很重要,中国人民希望Obama的变革观念能够使美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使美国变得更好。美国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我相信全世界人民都会十分关注美国总统大选。

 

杰克逊新闻12频道演播室

11月4日大选日,我们走访当地选举点:大学、中学、教会等。在一所大学我观看了投票机,模拟了投票的过程,一位已经退休的黑人志愿者告别时拿出了一张英文版的中国地图,问我住在哪个城市,离汶川多远,在他的地图上我没有找到汶川,只找到了德阳。有不少美国人向我问起汶川的情况,说明他们也十分关心中国和中国人民。这位志愿者还问我长城在哪儿,这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他的眼里充满憧憬,我祝愿他的愿望能够实现。

11月5日所有国际访问者在波士顿汇合,6日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听了一天关于总统大选结果的演讲,7日上午各小组分享此次总统选举观摩的感受,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与我们辞行。

此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美国人民的友好、热情以及对于中国的浓厚兴趣。而在各地收集的关于美国大选有价值的资料和对于选举程序的观察与体验,将会促使我更多地关注美国的政治法律体系和选举制度。短短15天的美国之行,我深切感受到美国人民的诚信、礼貌、对私权的尊重、以及较高程度的法治文明。

11月8日早晨临行时,美国国务院英语官员Marek和我们一起乘机前往芝加哥,当我问及Marek对于Obama执政是否有信心时,他的回答十分肯定,他说大部分白人也支持Obama,原因是因为他的执政理念,而不是他的肤色。Marek的观点我十分赞同,他认为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是他的思想,而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Obama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人民不论白人、黑人都对他赋予厚望,希望他能为美国人民带来幸福生活,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