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行过,张学良亲述"西安事变"


  再过两三周,12月12日,就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纪念日子. 关于"西安事变", 国内既拍过电影,也拍过电视剧. 老电影拍的还不错,而这几年胡军主演的同名电视剧, 则是好题材被拍成了烂片子的典型样本. 西安事变是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与西安事变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多得数不胜数. 但听听西安事变的主角亲自讲述历史, 就少得不能再少了,也显的特别珍贵,杨虎城早已惨死在重庆, 事件的另一主角张学良亲述的版本就更加珍贵

     对于张学良, 出于各自政治的需要, 大陆和台湾早年的评价都是一边倒,说好的一方把张学良美化的没有缺点,说坏的一方把张学良贬低的没有优点. 政治的纷争和地理的阻隔, 使得大陆对台湾的当代历史不了解,而台湾对大陆的当代历史也不了解. 大陆近年有一种吹捧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思潮, 建议这些人多读读经历过蒋介石和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人的回忆录,包括到台湾以后,蒋介石独裁专制的一面, 张学良就是一位深受蒋介石迫害的人

     依照张学良的评价, 蒋介石是一位有大略没雄才的人. 与当时的共产党人相比, 蒋介石和他所领导的军队就是一只纸老虎. 提起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张学良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从江西和福建开始,最后到达陕北, 历时一年, 如果换成蒋介石的部队,早跑的没有人了. 而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与刚到陕北的共产党军队一交手, 两个师长就战死了. "关中刀客"出身的杨虎城提议干掉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 得到张学良的响应. 张学良与周恩来都曾经拜师张伯苓(南开中学校长), 算同门师兄弟,但张学良对周恩来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时候,蒋介石不得人心,选择共产党,是先进的表现, 张学良,杨虎城及其夫人谢保祯等都是左派色彩浓厚. 至于蒋经国, 干脆就加入了共产党. 所以有人捉蒋是历史的必然,即使不是张杨捉蒋,其他将领也可能捉蒋 

    "世纪行过"是台湾出品的一部访谈式系列片,较为完整地回顾了张学良的一生,采访的对象就是张学良及赵四小姐,采访的时间是1993年. 这部片子制作非常考究, 采访完成后, 花了六年时间整理和补充史料,所以很有价值. 举例来说, 为了佐证史料, 制作者还采访了"西安事变"中抗议蒋介石的学生领袖李连壁, 李连壁解放后曾任陕西省人大副主任.这种对抗双方互为佐证的描述"西安事变", 在国内没有看到过  

      讲点多余的话. 在片子中, 张学良说自己祖籍河北大成, 清朝的时候, 祖上"闯关东",才到的东北. 他本人描述的父亲张作霖, 很象国内火爆的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土匪"震三江", 啸聚山林,保护老百姓, 打击恶势力. 当然, 因为有亲情的原因, 他对他父亲的形象是维护的.如果张学良在世, 看到电视剧"闯关东", 估计会有别样感觉       

  另外, 张学良晚年没有回大陆的原因, 片子虽然没有直接讲, 但可能与片子中提到的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的死有关系,张学思在67年被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