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大门和人性制度


     近来学校换了大门,这个大门自建校以来就有了,当时的设计也换算可以,几何形状,现代性比较强,不过似乎是西高东低,朔县人认为不好。对学校发展不利,当然从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看,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似乎应证了这种说法。不过大门上市一中的大名可是当时的省委书记题写的,该书记现在在中央某机关任职,似乎近来这牌子也不知所终了。新换的大门是电动门,全国很多的的那一种。配合电动门的大门设计当然就景观化了,两边是方的门房,中间一个平台上刻朔州市一中,门房外墙上有一弧形桩如彩虹。倒也简洁明快。总之,因为电动门很低而且中间空隙对中学生来说,双手一托就如跳马一样就出去了。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发展到电动门时代,那已经不把门当门了,而是一种风景。把门当风景的学校,那意味着学校正像学校一样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是像以前那样的行政化,不是像以前那样官僚化,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庸俗化,把老师和学生关在里面圈养的。

     这几年的中国除了GDP的发展令世界震惊外,其实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令世界震惊,也令我们自己震惊,比如我们社会,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行为等等等等。用洋人的眼光看,那就是我们在进步,我们在民主,我们在自由,我们在普世。尤其是我们受过教育的人正在用教科书的要义要求我们的政府,如服务;我们从内地走向发达地区的民工又回到内地就用开放社会的行政的标准要求我们的乡镇领导,如亲民;我们的普通公民正像电视等媒体一样宣讲的要求我们身边的行政人员,如为公。如果他们的要求不被满足,他们不会象以往那样忍气吞声,二是坚决地付诸于行动。或当面理论,或告状打官司,或越级上访,甚至围堵特定部门而造成冲突。近来广西的袭警事件,甘肃陇南的围堵政府机关,直接原因主要在行政人员的官僚作风过盛,或者他们还像以前一样的吃拿卡要,或者根本就没有领会近日政府的性质、诉求,压根就没有领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今天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今天的发展成果损毁却是太容易了,尤其对那些政府官员来说,你的不屑的眼神,你的习以为常的贱民言论,你的张牙舞爪的行为都有可能激起民变,破坏我们来之不易的成就。

    各地的大广场在雨后春笋一般建造者,各地的公园也在想雨后春笋般成长着,不管是政绩工程,还是爱民工程,这最后确实是公共活动设施,这是人民群众在使用的,我们的硬件是上去了,正如一所学校的建筑和大门以及试验设施等等,可以用钱买的东西,我们慢慢地都在产生,但是,我们的人性化的制度也要迅速地跟进,这样才会长治久安,才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