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落入“网络证券骗局”的陷阱


                                             小心落入“网络证券骗局”的陷阱
 
  
   目前网上非法证券活动手段多样,主要手法有六大特点,小心落入网络证券活动骗局。
 

  第一,以网络、互联网为信息平台,传播速度快,涉及地域广。不法分子实施非法网络投资咨询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设立独立的网站或租用网络空间,以主流网站的链接广告方式吸引浏览者点击进入;二是通过网络论坛、博客、股吧发帖;三是通过QQ群或MSN群进行非法咨询。

 

  第二,网络链接广告具有强烈蛊惑性。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主流媒体和网站平台,进行虚假的宣传造势,以“涨停板”、“龙头黑马”、“暴涨牛股”等字眼,诱骗受害人上当。

 

  第三,“拉大旗做虎皮”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多打着“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股票证券发行管理中心优秀股票信息网站”等旗号,用与证券公司等市场专业机构相近似的名称蒙骗投资者,以推荐股票、保证盈利、掌握内幕信息等噱头,骗取所谓“入会费”、“黑马推荐费”等,金额从千元至数万元不等。这些不法分子均不具备证券从业资格、从业经历和专业素质,不能提供任何合法、有价值的证券投资咨询服务。

 

  第四,通过收益分成引诱投资者。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想先赚钱的心理,要求投资者把赚钱后的盈利作为提成汇至指定银行帐户。不法分子利用这种看似诱人的形式,更加容易欺骗投资者接受非法投资咨询,而投资者购买股票遭受损失后,自身利益难以保障。

 

  第五,与销售软件捆绑在一起,掩盖其非法的身份。面对证监会等的高压打击态势,部分不法分子不敢直接提供咨询服务,转而以销售炒股软件的名义,将非法咨询作为软件的功能或后期服务,把高额收费隐藏在软件的销售当中。

 

  第六,千方百计规避调查。不法分子一般利用网络进行宣传,通过“虚拟电话”号码,与受害人联系,利用虚假身份、虚假机构、虚假地址等,开设“影子帐户”,通过ATM机异地取款等方式“隐身操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逃避监管部门查处,增大受害者维权的难度。而且,一些网站一旦被发现后随即关闭,改头换面又以别的面目继续从事非法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