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清:拯救经济非常之策不包括放松节能减排


摘要 在全球经济进入“非常时期”,各类积极的“非常之策”也应时而生,但抓节能减排的政策却不能放松。,虽然节能减排可能对近期经济增长有影响,但从长远及扩大内需政策来看,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如果时间倒推6个月,谁也不会想到由一种美国银行开发次贷业务最后会引发全球惊天大危机!

现在整个欧洲已经宣布进入了衰退时期,日本将继续陷入“失去十年”的梦魇,美国这个始作俑者也开始进入了“将为时14个月的经济大调整”之中。而在中国,这个曾经被视为未来世界经济“救世主”的国度,经济下跌的势头远远出乎想像。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幅比去年同期相比居然下跌了2.5个百分点,10月份在前期为保奥运而压北京周边省市工业生产的禁令解除之后,当月工业增长不升反跌,增长幅度居然降到了个位数,为2001年末以来第一次!

如此看来,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所说的“百年一遇大灾难”并非是耸人听闻,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各类“非常之策”也就应时而生。防止经济快速下滑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几乎成了唯一目标,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了“积极”,货币政策则直接跨过“稳健”,由“从紧”直接转为了“宽松”。与此同时,四万亿元投资的计划快速出笼。过去,各地区上报的建设项目迟迟不得批准,也因托“非常之时”的福短短几天就批准了。过去,中央宏观调控抑制地方政府投资,现在这根紧箍咒也消失了,各地政府出台的投资计划与中央相比有过之而不及。

除了传统的刺激经济政策的力度“非常之大”之外,“非常之策”还有一个“非常之处”:当几乎所有政策都放松的情况下,唯独只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宏观调控没有丝毫放松迹象,相反还有进一步抓紧倾向!这一点咋一看让人困惑,因为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看,抓节能减排与其他政策在取向上有所抵触。首先,实施节能减排必然降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了实现经济的转型,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配置的门槛被提高,可以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质量更高,数量则会减少,潜在经济增长率随之降低。其次,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需要资源要素价格向上调整相配合,而要素价格的逐步改革和对环境保护的强化管理,必然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利润率,减弱投资积极性。为了部分对冲上升的成本,企业往往提高产品售价,从而会降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少产品出口。由此观之,节能减排不仅是对潜在经济增长,还是对现实经济增长,都会构成一定影响。

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建议节能减排应当缓行,以免明年的宏观调控事倍功半。但是,这一看法有些片面,对于节能减排的意义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近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需要多方面去考虑。

目前我国经济是双疾缠身,不仅存在经济增长快速下滑的风险,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前者是外伤,后者是内伤。为此,我们必须中西结合,内外兼治,不仅要保增长,同时也要调结构。其中,受美国经济进入长期低迷期的拖累,调整内外需求严重的结构失衡必将成为未来数年之内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一个问题。推进节能减排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调整资源要素价格,其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对滥用廉价能源资源生产外贸产品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让更多资源向内需生产部门转移,从而逐步扭转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格局。正因为如此,经济增长也许可以缓,节能减排却不能缓,这是当前“非常之策”的一个特色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