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小非“自愿”分期限价解禁
杨曾宪
大小非,是当前中国股市的致命“内患”。即便“外忧”解除,有大小非“内患”不除,中国股市也难振兴。
一批乌鸦嘴的经济学家连讽带刺,指责要求解决大小非的舆论:早知今日,当初为什么没人反对!问题是,当初的反对有用吗?上网可查查笔者的文章就可以了。至于把“大小非”视为股改成功标志,更是扯淡。中国股市先天的功能性缺陷(融资功能超强)一点没改,何谈成功?如果真成功了,A股会有2008领跌世界股市的“光荣历程”吗?
面对今天困境,不管乌鸦嘴的经济学家们怎样冷嘲热讽——譬如说解决大小非问题是为了“蝇头小利”——大小非问题都必须彻底解决。但解决方案,必须合法合理,具可操作性。目前种种方案,大多空中楼阁,属于“自娱自慰”性质。
我认为,惟有让大小非“自愿”分期限价解禁才是上上策:
1、非常时期,先采取非常举措,全部大小非减持一律暂停3个月。
2、在此期间,国资委出台政策,让中央和地方上市公司的国有大股东承诺,“自愿”分期解禁,即将所直接、间接持有的国有股,从约定解禁日起,“自愿”将解禁股全部锁定,承诺在8年期间分批解禁,每年解禁1/8。如果已过解禁日且已减持部分股票,剩余部分全部锁定,并根据已减持股票占全部解禁股的比例,推后其余股票的解禁年份。譬如,已减持股票占全部解禁股的2/8,其余股从第3 年开始解禁
在此期间,证监会出台指导性建议,让非国有大小股东,同样“自愿”分期减持,将持有的非国有股,从约定减持之日起,在6年期间分批解禁,每年解禁1/6。已过解禁日且已减持剩余股票的处理办法同上。
3、同时,上述政策和意见中,要提出限价减持的要求。即“老股”以股改后开盘价、“新股”以上市价为准,减持价应不低于该价位(主要适用于4000点以下新、老股价位)或该价位2/3(主要适用于4000点以上新股价位)的水平。股价低于限价水平时,解禁股一律暂停减持。这一条非常关键,有了它,大小股东想减持,就必须给股民高回报,自己才能减持,与盈利的股民双赢。
4、股东们从大局出发,“自愿”约束自己的权利,完全合法,任谁无权干预。若非国有大小股东,对此不“自愿”,不能强令服从。但在减持开禁后,要在这些股票前加上“JC”标志,提醒股民这是一只不分期限价减持的股票,让市场自己做出抉择。
5、要相信市场的强大力量。实际上,股民已经用脚投票,让许多大小非减持无法进行了。加上“JC”标志的股票,只要股价上不去,大小股东想减持也减不了。至于想增发,就更没门了。当然,如果有股民想炒作这样的股票,那是个人自由,但再有损失,便不能抱怨大小非问题了。
以上解决的只是大小非问题。
中国股市另一大关键问题,是需要输血、需要通过股市向中产阶级或白领“退税”。目前设计的种种方案,包括平准基金等等,通过难度极大,我依然坚持“公积金回购双救市案”,并认为这是解决中国股市难题的惟一有效药方,请大家告诉大家,以便让高层不再为救市无策而头疼。
2008、11、26
附:关于“公积金回购双救市”方案的简要说明
杨曾宪
双救市目的:救股市,树信心;救市场,送资金(股市在大小非解决前,无法救)。
双救市根据:
三年来,股市“五龙”:大小非、新股、增发、交易税红利税和佣金,吸走资金2万亿元,股民人均2万。这些钱,主要来自白领——车市、楼市中高消费市场的主体。
现在就是要让巨额资金通过股市回流市场,把生产资金变回消费资金,有效扩大内需。通过股市救市场,这最直截了当——如同美国给每人“派发”1千元一样。
双救市主体:
A、股价大幅跌破净资产值的老公司;
B、股价大幅“破发”的2年来新公司;
C、其它超跌公司。
双救市方法:
上述公司动用50%左右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回购本公司股票(含H股)。当股票回到合理价格(最少10倍市盈率或接近发行价),或回购资金用完时,才自动终止。回购股票注销,总股本缩股,净资产收益率大增、股东收益均增。
资金来源:
凡业绩良好的A、B类公司缺现金的,由中央地方财政贴息、银行发放2-3年贷款。这就是说,名义上用公司资金,实际上是财政、银行支持。这避免企业增加负担。
配套措施:
回购期间,半年内“大小非、新股、增发”暂停,红利税免征。
救市资金总量:
测算,蓝筹公司可筹6000亿,更多公司参与,可筹万亿以上。
公司还贷:
属未分配利润的资金,原本就应回到市场。这部分资金财政贴息期应短。属于公积金部分资金,企业需长期贷款的,贴息期结束后,用缩股部分红利支付利息,绰绰有余。
国家财政负担:
当年约400亿贴息资金。
救股市效果:
指数可上摸3000点,部分股民解套。
救市场效果:
可望有2000亿消费资金即时启动,拉动产生0.8-1万亿元的GDP。
此方案,无风险、低成本、见效快、各方共赢。它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积极财政政策,若尽快实施,中国股市、股民、企业、国家皆大幸。
本文为《画虎可成真,画饼难充饥》的摘要,欢迎转载。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