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小贩的管理到房价
众所周知,中国大陆各地城镇对街头小贩的管理极为严格,“街头游击队”常年与城市管理队员藏猫腻,常有来不及逃走的练摊者、擦鞋者被抓而与城市管理队员发生纠纷,围观的市民多站在弱势的一方帮助劝解。
我们的城市一定要那么“干净”吗?围观的市民应该很能说明问题。我们并不是那么“恨”“违规占道者”、“违规经营者”。
笔者也讨厌那些过火的占道行为,并非认为可以放任不管;笔者也赞成规范公共设施(街道)的使用,强调守法经营。
只是我们的管理好象确实有点过火,与其他国家(如美国、印度)和地区(如香港)相比,我们的城市过于“干净”。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政府习惯于严格规划、管理人民的生活,而很少象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让人民自己参与进来,根据人民的意愿来平衡,结果我们的城市看起来次序井然,但却缺乏那种自然而然的便利和舒适,我们经常不得不为了某种看上去的舒服而付出代价。
当前中国的房价已涨到一个可怕的高度。联合国人居中心房价收入比是3:1,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而06年第三季度统计显示,京沪穗深四地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3.55:1、15.55:1、12.67:1、15.75:1,并且此一数字还在攀升。
笔者认为,这也主要是因为我们过分强调规划和普通百姓无缘参与规划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东西的价格都取决于供需情况,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降,反之必然上升。不管需方如何变动,只要控制了供应,也就必然取得了定价的主动权。
在严格的规划控制下,城市建房用地和建房面积完全操控在政府和地产商手上,人民几乎没有参与到规划中去,房屋的定价权自然而然就落到政府和地产商手上。从商人获利的本能和权力部门的用权本能出发,他们必然要抬高房价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可怜房屋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不得不要住的基本生活设施,大家只好作“房奴”了。
综上所述,要增加我们自食其力的机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自在,降低房价,让我们更多的人“居者有其屋”,被免沦落为“房奴”,就必须让人民自己更多的参与到我们的城市规划中去,约束我们的权力部门的过分用权冲动,让城市规划管理能够更好的服务人民,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实在,而不是看上去象花瓶一样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