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税费交易怂恿机构极速短炒


 

零税费交易怂恿机构极速短炒

——降低税负并不能减少股民亏损!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教授)

  曾几何时,股票交易印花税设定“买卖合计税率”为0.6%,再加上券商收取的佣金设定为“买卖合计费率”也为0.6%,为此,无论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每笔证券交易的税费(买卖合计)为1.2%,也就是说,如果你买入一只股价为10元的股票,你的“进出成本”至少是每股0.12元,那么,只有当该股股价上涨超过0.12元或1.2%后,你才能脱手并可能赚钱。这无疑加大了机构“短炒”的成本和“操作”难度!

  然而,现如今,由于股票交易印花税已猛降至“买卖合计税率”仅为0.1%,再加上券商收取机构投资者的佣金仅按“买卖合计费率”不足0.1%的优惠费率计算,因此,机构投资者每笔证券交易的“买卖合计税费”不足0.2%。如果买卖一只10元的股票,机构投资者每股买卖税费合计只要2分钱,这仅相当于降税前交易成本的1/6!这样,买入该股后,只需要涨2分钱,或是涨幅超过0.2%,机构就可以脱手赚钱!如果机构炒作股价5元的股票,“进出成本”只需要1分钱就可以了,剩余差价就是净利润、纯所得,当然也不用缴纳资本所得税,全部装进机构自家的口袋,这远比开工厂实惠,因为办实体是要缴许多税种的,比方,增值税、所得税,还需承受企业倒闭的风险。但机构炒股可以“跑得快”,而且还不用缴纳资本所得税。难怪上市公司也会心动炒股,甚至一炒而不可收拾。

  相反,降税后,普通散户或股民却无法享受机构投资者的“优惠费率”(佣金),他们仍将按“买卖合计费率”0.6%计算,再加上同样的“买卖合计税率”0.1%,因此,散户每笔交易的“进出成本”为0.7%,是机构投资者的3.5倍!也就是说,同样是买入10元的股票,机构投资者只要涨2分钱就可以不亏本,而散户则必须涨7分钱才能保本!

  由此可见,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后,尽管机构投资者与散户的整体交易成本都降低了,但税负降低后对于机构与散户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机构有巨大的资金优势,再加上机构投资者享有极其优惠的“佣金费率”待遇,因此,机构比散户更能利用“薄利多销”的原则,快进快出,频繁短炒,从而占尽先机和便利。

  由此可见,当机构投资者的证券交易成本在接近“零税费”的条件下,“薄利多销”便成为了机构投资者最大优势和必然选择,尤其在熊市底部,机构包括基金更是大肆投机、疯狂“短炒”,今天砸盘,明天拉升,对于机构而言,他们从来都是肆无忌惮,毫无成本可言,正因如此,“一日行情”便会更加频繁火爆地上演,机构每每得利,散户常常买亏。这是机构优势与散户劣势的进一步分化与扩大!

  众所周知,在英国,投资者买入股票必须缴纳0.5%的印花税,除此之外,投资者在卖出股票时,根据你的买卖净所得还必须缴纳10——40%的资本所得税(或称资本利得税)。年度所得越高者,适用税率越高,相反,年度所得越少的人,适用税率越低。

  在美国,股票交易的资本所得税设计更妙,它将股票投资的资本所得税税率是按股票持有期长短来设定的。根据美国税收法规定,股市投资的资本所得分为两种类型:长期资本所得与短期资本所得。

  (1)短期资本所得,即持有期不超过1年的资本所得,按普通所得税率计算,最高不超过35%。也就是说,短期资本所得被视作普通所得,须缴付个人所得税。2011年,美国联邦税务局将会将短期资本所得税税率提高至20%,并设定为统一比例税率。这一计划是在2003年作出的。

  (2)长期资本所得,即持有期超过1年的资本所得,纳税人处在10%15%两个普通所得税级的按5%缴付资本所得税;纳税人处在25%28%33%35%四个普通所得税级的均按15%缴付资本所得税。

  正因如此,无论在英国或是在美国,资本所得税都是投机者的巨大成本和风险,最关键的是,资本所得税以获利大小为标准、以持股长短为尺度,它让大小投资者更公平,让投机者更加谨慎。

  最后说明:降税并非不好,而是降税后机构更容易“薄利多销”,甚至“薄利倾销”,如果再加上“优惠费率”及“资金优势”,机构更偏好制造“一日行情”或是“两日行情”,从而在股市频繁动荡中获取高频率“短差”,这样,原本不敌机构的散户一定是更加不敌机构的了。如此看来,股市降低税费,有如房市降低税费,机构得利,散户仍然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