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诗稿


  感恩诗稿

(一)感恩父母

遥祭父母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农历十月初一) 

   2007年秋冬,是父亲去世四十周年、母亲去世十周年的祭日。尽管多年来,在老家的兄弟姐妹每年除夕和清明都要扫墓,同时自己每年在北京也必定举行家祭。但对今年的祭日,早早就与兄弟姐妹商定,要举行一个较为隆重的大家族祭奠。我自己因故不能回老家亲祭,一切由兄弟姐妹和老亲老戚操办,但心里早早几天就魂不守舍了,父母的音容笑貌总在面前闪现飘荡。祭奠时间定在母亲祭日的农历十月初一,我们在北京也设了简易祭坛。无非是遵从乡俗家规,夜间率全家到偏僻之处,面向故乡的坟园烧烧纸钱,叩叩头,然后打扫干净。遥祭父母的在天之灵安息,感激父母生养哺育的大恩大德,以表孝心、祭奠和缅怀之情,祈祷乡亲长幼和兄弟姐妹平安健康长寿。多年以来的缅怀和思亲之情,虽欲哭无泪,却从心里激发出《遥祭父母》的长短句来—— 

初冬的风寒,

袭荡在我的心田。

我遥望着故乡的几堆黄土,

把父母深深忆念。

 

四十年前,

贫病交加的父亲撒手人寰。

抛下我们中年的母亲

与成年及未成年的我们,

在死亡线上熬煎。

不认命的我们挣扎着、拼搏着,

终于迎来了阳光的灿烂。

 

阳光灿烂了,

母亲的心血也熬干。

十年前,

卧病多年的母亲,

怀着对子孙的眷恋驾鹤西天。

十年过去了,

子孙和亲眷的心泪从来未干。

 

四十年,十年,

不可忘却的忌日跃上心巓。

我叩拜苍天,

把父母的在天之灵祭奠。

天亦有情,

云头挂满了滴泪的白幡。

 

我遥望故乡的坟园,

亲属亲眷们正聚集在这里,

设着隆重的祭坛。

虔诚地叩着头

鸣着炮

烧着纸钱。

 

莫道北京遥远,

心血与故乡一脉相连。

除夕、清明

对父母的祭典从未中断。

在这四十年、十年的忌日,

更是梦绕魂牵。

 

垂首把父母祭奠,

深深感受到孝道的怡恬。

抬头看活着的人生,

到处是袅袅炊烟、猎猎风帆。

孝敬,不为祭典而祭典,

祭典,激励后人的源泉。

前人总希望后人更加发展,

后人当让前人笑慰在九泉。

 

(二)感恩子孙

小外孙出生喜记

二零零七年四月三十日

 

阳春三月好,[1]金猪伴花鸟。

又是一代人,呱呱落地了。

生养子孙嗣,辛劳战昏晓。

老迈逗小娇,开心无烦恼。

长辈多厚望,心血育天俏。

 

(三)感恩老师

1、水 调 歌 头

拜师●敬呈何炼成教授

一九八一年五月呈词拜师  二零零七秋书,

九月二十二日到西安为何老师祝寿。

 

认准攻关道,不管有丛荆。

梦寐华夏崛起,胸怀忧乐情。

俯瞰时代群峰,博览知识峻岭,探宝勇攀登。

书山辟蹊径,学海觅贝珍。

 

貌不扬,身不仕,语不惊。

求学当拜良师,成才引路人。

苦读不囿本本,勤思立意创新,实践炼成金。

酬得匹夫志,赤子一片心。

 

2、敬颂厉以宁教授七秩华诞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光华园中聚桃李,诗词铿锵华诞喜,

  未名湖畔不老骥,随心所欲挥巨笔,

 人生七秩早不稀。运筹经济跃峰峦,

珠玑工雕情不凡,风霜雨剑锷未残,

  随心所欲不逾矩,恩师七秩正当年。

 

[1]  阳春三月,指农历。

[2]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办了厉以宁教授七十华诞暨《厉以宁诗词选》出版座谈会。

[3] 未名湖:北京大学内的著名小湖,常以未名代称北京大学。骥:骏马。东汉曹操有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 杜甫有诗句曰:“人生七十古老稀”。

[5] 《论语》有名句:“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感恩学生

复众朋友和同学感恩节祝福赠言 

     我一直没有记住感恩节的日期,今天收到不少感恩节短信,才记起这个“洋输入”的好听节日来。        

     22:30了,短信该收的差不多了,做了一首诗,作为对各位感恩节短信的群复——

 

 一声感恩三冬暖,无恩无德也觉甜;

   中华自古倡礼仪,滴水之恩报涌泉。[1]

爱心常怀老幼弱,人间处处和谐园。

壮士当念报国志,锦绣江山艳阳天。 

          [1]《增广贤文》和《朱子家训》收录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民间俗语。

 

(五)感恩朋友

和单元庄《丁亥双节致友》[6]

二零零七年十月五日 

      二零零七年十月四日收到单元庄教授赠发《丁亥双节致友》,十月五日从北京乘机去罗马,吟于飞机上。

 

举首莫论月缺圆,低头勿叹非少年。

天上挽起嫦娥舞,神舟纵横宇宙间。

红日喷薄驱霭雾,不信人生总无缘。

自少捧读书刊破,夜来挑灯伴婵娟。

励己自为千里马,岂靠伯乐把梦圆。

胸容沧海不溢水,抬足敢征万仞山。

古来志士多歧道,商战学搏悟箴言。

切莫辗转寻慰籍,自有后人把君诠。

枯木新枝永代谢,沉舟侧畔群帆前。

大彻大悟凡尘事,花开花落顺自然。

 

附:单元庄《丁亥双节致友》

二零零七年十月四日 

鬓发日白惜月圆,依稀晓梦归少年。

双桨荡起红巾舞,细柳轻拂彩云间。

邂逅金猴驱妖雾,犹看人鬼续良缘。*

山乡无语家国破,野渡涛声泣婵娟。

宣室忽传明鹿马。*诗书漫卷憩桃园。

殚思寡欲吟流水,独步清心恃高山。

履践苍生辞官路,兼收学理悟箴言:

显达势位安可籍,悭愉多乖本命诠;

百代江山频更谢,今夕天地一如前;

最难参解凡尘事,灵性终极竟茫然。

  单元庄,管理学教授,先后任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陕西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布斯》中国首榜首位民企福海集团总经理,现任朝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论著有《中国私人资本人格》、《康有为在西安》、《高校管理统计》等,发表论文100余篇,1998年3月获“美国肯塔基克罗最高荣誉奖”,被编入《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 

(五)感恩大自然

忧国忧民忧地球

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二日

 

    2007年3月12日,“自然之友”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召开了《环境绿皮书 2006: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

  首发式和研讨会,邹东涛总编辑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了发言,并即席写下了这首诗。

 

我透过现代文明的亮光,

看到几多凄凉;

因为地球的肌体,

被“文明”得百孔千疮。

 

抬头难见到星星,

低头难见到绿地;

常见到沙尘弥漫,

常嗅到乌烟瘴气。

 

饮水,怎么不爽了!

饭菜,怎么不香了!

高楼入云了,汽车豪华了,

身体,却难得健康了!

 

听吧!水在呜咽,

看吧!山在垂泪;

地球的开发者哟!

是不是有点惭愧。

 

我欢呼“环评风暴”,[7]

我感受阳关普照;

让绿色走进我们的生活,

地球也扬眉微笑。

 

我拜读潘岳的华章;[8]

眼前闪烁着翡翠的光芒;

忧国忧民忧地球的声音,

让我心中充满了希望。

 

我赞美《环境绿皮书》,[9]

她为环保竭诚鼓呼;

她向人们提出忠告,

她让自然少些玷污。

 

我敬仰“自然之友”,[10]

她为绿色环保奔走;

她为地球织造秀丽,

她为人类开拓永久。

[7] 2005年1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停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单位30个违法建设项目的通告,掀起了“环评风暴”。

[8] 潘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7月4日;《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2006年9月26、28日。

[9] 《环境绿皮书》,非政府组织(NGO)“自然之友”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第一卷《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梁从诚主编,杨东平执行主编);第二卷《2006: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杨东平主编)。

[10] 自然之友,非政府组织(NGO),编发有《自然之友》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