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以空前的幅度降息,辅之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中央再次意在表明一种坚决彻底的救经济决心。
从2008年11月27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
中央救经济的决心和效果已不再存在任何疑惑,但这次降息究竟对楼市会否有实质显效的利好?经查询,经济学家对此语焉不详,观点也存在明显分歧,象易宪容虽持利好但语气也比较飘渺。
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这次的降息,降息这个行为并没有悬念,关键反而是这次降息的幅度是11年来最大的,才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应该说,这次央行大幅降息对楼市短期反转并不会有多大助益,但对楼市的利好是肯定的,其利好将在2009年下半年才会有一定实质性显效。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其一,破解“流动性陷阱”是这次中央救经济能否成功的关键。而降息所带来的楼市货币流量增长需要较长时间。
按照货币—经济增长的凯恩斯原理,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但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1997年金融危机时,日本央行将贴现率降到了0.5%,仍然无法增加货币数量。经济学者谢国中也认为这次降息并不能带来需求增长。
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即将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
我认为目前降息会对刺激内需会有一些作用,因为政府拟以它结合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其二,大幅降息会提振对经济景气的预期。据相关经济学者估计,在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下,明年GDP增长率可望保持在9%-9.5%之间,因为只有这个幅度才能保证就业。
目前中央救经济的两大目标:保持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在经济紧缩周期降低失业率成为首要考虑,因为不解决就业,不光是不可能通过提振消费来提振经济,社会稳定也将存在大问题。
虽然降息未必会直接让实体经济受益,因为银行考虑到风险仍然可能惜贷,但降息能够带来明确的预期,降息可以减少经济下行期的痛苦。这次降息相当于一次性下调4次27个基点的利率,同时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向市场释放数千亿元的资金,这些钱总会流入经济体,产生润滑作用。因此这次大幅降息也将对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下滑起到一定阻尼作用。
就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来看,因为我们知道目前导致房地产市场低迷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景气预期低迷下的消费需求萎缩,其中又主要是投资需求和准投资需求萎缩。经济景气预期的提升对刺激投资性购房需求具有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显效会有一定迟滞,估计要到2009年下半年才会对楼市的消费增长带来显效影响。
其三,央行再度调降“双率”表明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对2009年楼市的交易量将起到一定的实效推高作用。
中央已经出台了4万亿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今天的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幅下调,一方面对股市、楼市的稳定具有提振信心作用,同时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能大幅降低资金成本,使开发商在与消费萎缩的抗衡中获得更多的时间;而对于购房消费者来说,降息可降低供房负担,同时流动性或被的增加,加上对未来即将到来的通货膨胀的预期,将分流较大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业,因此目前大幅降息将对2009年楼市的交易量起到一定的实效推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