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毕业后不会从事学术研究。给定这一现状,假如我们承认“学好经济学有利于研究生找工作”(参考拙作《学好经济学对研究生找工作有用吗?》),那么什么样的研究生课程是最合适的?显然,最合适的研究生课程必须在理论基础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权衡取舍。理论基础课程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容纳学术导向和非学术导向两类研究生,而现实应用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两类研究生都能找到比较持续的应用领域。我本人是学习和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对宏观经济学不敢置喙,仅从个人角度谈谈微观经济学类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想。
首先,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是必修课。这是学科基础,必不可少。对学术感兴趣的研究生将来读博士时可以继续必修“三高”(高微、高宏和高级计量)课程以及契约理论或企业理论。
其次,应用统计学、Excel软件应用、计量软件应用是方法课。在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大部分时候金融证券行业的白领是用Excel的,可惜我们熟知的功能还不到其全部功能的百分之一。
第三,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公共政策评估是应用课。在企业工作的研究生必须学会商业战略分析和行业分析,在政府工作的研究生必须了解如何制定和评估公共政策。这两门课程都需要研究生对博弈论、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有一定了解。

其他的课程,可以依教师的情况而定。我在上个学期曾经主持了一门研究生的“微观计量”课程,请了京城十来位微观计量领域的青年才俊围绕诸如OLS、面板、限值因变量、动态面板、工具变量以及双重差分模型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讲座式教学。可惜时间较短,效果如何还有待考验。今天看到学院网站上,有热心的教师组织了stata软件应用的短期培训,这显然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