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国际资本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惊涛骇浪。过山车不仅出现在德国大众汽车这样的上市公司,也同样出现在石油,铁矿石,化工原料等大宗商品上和BDI等海运指数上。石油价格从150跌到60也就是转瞬即逝。而铁矿石则更是中国钢铁企业心中的痛。
三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利润出现同比大幅度下滑,除了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萎缩外,成本的高企也是重要原因,有人肯定纳闷。石油价格不是暴跌60%,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也是连续暴跌,通货膨胀的阴霾应该散去,可是我们的周行长为什么当心通货膨胀可能重新带头呢?那就要看看我们的企业是怎么进行原材料采购的。由于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对冲基金炒作市场的最大理由,大宗市场商品价格暴涨使我们资源消耗型企业紧绷神经,撑不住的就开始大量囤积。中国的石油储备不足是国家的大患,因此储备石油,如何储备,何时储备成为国家战略性规划,而我们大量的炼油企业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们在石油价格140美元大举囤积石油,导致石油价格暴跌过后,刚刚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国内市场非常尴尬,现在同步国际市场降低成品油价格,那么那些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由于高位囤积,炼油必然巨亏,而巨亏则少不了财政补贴。这也是目前石油价格暴跌后为什么我们不下调的重要原因。而几千吨的铁矿石压港则更是我国钢铁企业心中的痛。在国际铁矿石价格暴跌前夜,由于对来年涨价的恐惧。我国大量进口铁矿石。如此长单采购乐坏了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商人。而在我们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巴。让我们的钢铁企业在需求下滑,钢价暴跌的情况下依然‘享受‘高成本。同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其他金属商品市场和期货市场。中国人高位接盘的案例另人心痛。
反思为什么我们成为国际商品市场上盛宴的买单人,赌徒心态正可以解释。我们总是在商品价格暴涨后才意识到我们不具备国际市场定价权利而只有承受权利,而自身产能的盲目扩展和协调不利正中市场下怀。买涨不买跌,越涨越疯买。赌博心态造成了采购没有计划性,随行就市。行不成合力的买家成为资本大鳄的囊中大餐。
再看我们的股市,我们的基金,我们的机构投资者,何尝不是成为QFII等国际资本的垫脚石,998的伤疤没有忘却,现在再次上演疯狂砸盘的好戏。而此时QFII额度刚扩大三倍。如此赌博心态如果没有改变,无论是在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中国依然会是国际盛宴最大的买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