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给内部的一个业务讨论的群信,涉及的是很基础的新闻业务问题,但大多数人不懂)
1、“张宏民打嗝”是不是新闻?
**将《张宏民打嗝》放到新闻首页的推荐小图中。我看到之后不理解,因为这不是一条新闻。时间急促,我当时用比较通俗的比喻和**说明这不是新闻的理由:
“小人物+小事” 是世俗小事,是絮语,是twitter,是聊天记录;
“小人物+大事”,可能成为新闻,但成色或有不同。例如林局长猥亵女童;
“大人物+小事”,是八卦。例如《叶一茜当街挠臀》,这是“名人琐事”,是八卦。
“大人物+大事”,这是新闻,毋庸多说。
张宏民打嗝,不是新闻,是八卦。因为属于“大人物+小事”。
和**电话沟通过程中,我很急,因为:这是常识。但后来我想,这事其实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这里面有新闻和八卦之间的判断原则的问题,也有网易新闻的辖区中应不应该涵盖八卦的定位问题,也有我们对新闻品质化理解的问题。这三大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致命问题。
2、网易新闻做不做八卦?
就像谣言,在人群中传播速度总是最快一样。八卦,在网络上也颇有市场。所以才有八卦记者和八卦媒体。八卦,为了增加在页面和版面上存在价值上的合法性,所以才自称为“八卦新闻”,但八卦就是八卦,新闻就是新闻,是人类好奇心花开两朵之后的产物,同根,但不同向。
八卦有点击量,但是,对我们网易新闻来说,不是有点击的我们都会去做?当然不会。对我们来说,网易新闻拒绝八卦。
为什么?先解答下面的问题。
3、什么是新闻?
对于诸位从业多年的老革命来说,我问大家这个问题,大家会不会觉得羞辱?
不用。因为绝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恰恰在这个最常识、最基本的问题上搞不清楚,有的甚至是一辈子也搞不清楚。
**后来给我电话争辩,恰恰也是她觉得《张宏民打嗝》是一条新闻。**当时的观点是:《新闻联播》无小事,所以是张宏民打嗝也是新闻。我不去讨论这个判断的逻辑问题,只说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事实。但不是所有事实都是新闻。而是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是新闻。新闻价值的标准是什么?这里是维基百科关于新闻价值标准的论述,非常全面,大家一定要看!如果你准备做一辈子的新闻,如果你声称“热爱新闻”,这个WIKI条目一定要看,受益终身。我们绝大多数,绝绝大多数的业务争论——包括**和**昨日关于大三通和美国大选谁上头条的争论,都可以在对这个条目的解读和领悟中找到答案。我现在告诉大家的,只是读懂这个条目的方法:
3.1 你不要从这个条目中寻找支撑你判断的要点,总能找到,事实上,和你意见相左的人也可以在其中找到,甚至找到更多的依据;
3.2 新 闻价值判断是一个综合的要素比较过程。例如《重庆出租罢工》一稿的重要性肯定比不过《两岸大三通》,但在冲突性上肯定比后者要强。如果我们在业务争论的时 候,只看到一点,或者只强调一点,自然无法得出准确地判断。我们大多数的争论也都是因其一点,不及其余,并且努力用此一点来说服别人,自然很难做到。
3.3 比较合理的新闻价值判断,可以用各个要素加权给值,然后综合统计的方法来进行训练,时间长了,久了,就可以成为本能。
说回《张宏民打嗝》。在wiki新闻列举的西方最经典的18条新闻价值判断准则中,我看除了“Reference
to elite persons”这条及格之外,难有匹配的地方。那么,是不是新闻?
4、新闻判断的理性金字塔
新闻说白了,就是每天,对世界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告诉公众,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而那些不说的,就是无关紧要的(有一些媒体不予报道,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定位有关,不单独讨论)。
新闻人最重要、最基础的技能,就是对世界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而一个媒体对世界重要性排序的准确性(与历史进行比对)、科学性(是否性价比最低)和艺术性,是评价、衡量这个媒体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
而对世界重要性的排序,就是新闻判断。新闻判断,不仅仅发生在编辑环节,同样会出现在采写和出版环节(对我们来说,就是页面制作环节)。新闻判断,不仅仅是新闻价值判断,而是一个全面立体的判断系统;新闻判断能力,是一个新闻人能力高下,水平优劣和行货、水货之分的关键。
看我们现在的新闻判断,大多是感性的,想哪说哪,打哪指哪。当然有真知灼见——但真知灼见的出现频次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悟性和智商,再稳定一点的,取决于经验。这种感性的、随机的、个人化的判断,不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水平,真知灼见延续放大也只能指望于师徒传承的低效模式,难以提高整个媒体的生产力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