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我们对许多问题都有同感.但,那时的情况是有如下时代背景的:1本国遭到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我国不得已全面倒向苏联阵营.人民对西方的文明成就既不了解又怀有偏见.2,创业之初的党要在一个饱经战乱以近废墟中国大地上尽可能的团结调动全体人民共同重建家园,这就需要信念,行动等一切均严格统一.且要调动最大的激情.这就是当年以鼓劲,泄劲做为"左""右"派之因.3,强调大公无私及利益上的相对平均既是党的信仰的一部分,也是原始积累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上述2的条件.4,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传统惯性也是得以实现上述一切大一统的历史成因.5,借践了许多苏联做法.等等.从这些背景来看,我们的思维习惯及所谓信仰,感情等是在非常态下形成的.缺乏理性思辩训练.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利益格局多元化了.意识形态多元化了.国与国,集团与集团之间,人与人之间多以竞合关系为主调了,而非过去的非友即敌的关系.而唯一没变的是人性.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没变,人性中恶的一面没变.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特征没变
所渭主义二字常用于给某类社会机制贴标签或强调一种价值取向.若某些人用在某社会学科用时,常有夸大其科学性之嫌.反而,在更具严谨性系统性的自然科学领域中没人用主义二字.可见,被冠为主义的某社会学科均够不上完全科学的标准.至少仅用波普尔的标准来衡量是这样的.所以,笔者非不得已是不愿用主义二字说事的.以免除各取所需的理解所产生的歧义及将非严谨科学性的复杂东西简单概念化.
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关键一词是"制度".即国体,政体.而社会主义若不用某些经典或非经典解释则指:以一国当期的主要社会现状及目标为国体及一切相关制度的依据.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现状及目标是不同的,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形态具有较大变化弹性.大可不必将一种制度神化为宗教来信仰.您可以追求一个和平,平等,公平,正义,效率,效益,仁爱,富足,有民权等等美好的社会图景.至于何种制度在现社会现状下能有助于达到目的,仅是个手段问题.而在各目标中哪个优先?亦或是如何兼顾?则取决于目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多数民意需求.好了,今天先交流于此.
毫无疑问,任何政党都应有个愿景才有了吸引人为之奋斗的前题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就象一个有报负的企业也应有个愿景目标一样.那些过一天算一天而无使命感的组织是短命的.在此,不用信仰二字而用愿景是为了把对现实的使命态度与对宗教的态度分开.
如果承认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不仅是美好的,而且,是科学理论所导出的最终结果.那麽,1,既然是科学规律,无论现在人信与不信;走过多少曲折,该发生的终归要发生;就象从高处落下的重物会砸死人一样,与那个被砸到的倒霉蛋信不信自由落体定律无关.2,既然是科学理论所导出的结论,那麽,就意味者从此理论一诞生至无限的未来就应被怀疑修正甚至可能遭到被彻底否定的命运.人类的整个科学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历史.而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与对待宗教的态度完全不同.你不能也无须去证明你所信仰的宗教教义的合理性,你更不必也不可能去证明那个彼岸世界[如:天堂,上帝]是否存在.只要你有了道德信念且心灵慰籍便好.
如此看来,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尚未到来前[没证据她一定会到来前]把她视为一个愿景比较恰当.就象一个有报负的企业在一无现实依据,二无确保可达目标方案时而将愿景定为:成为某行业的世界老大一样无可指责.
人善论,人恶论是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无论是善的方面还是恶的方面都对人类的文明进不贡献不菲.人本身就是魔鬼与天使共同创造的.不可厚此薄彼.关键是善恶共存的人性用于做甚?目标为何?在何种情况下,用在谁身上?
如:权力制约市场经济等法制规则一律建立在人恶论的假设前提下.而建立良好的道德激励机制就应建立在人善论的假设前题下,即,相信人人内心都想做好人,所以,社会应有一种不会让好人吃亏的激励机制.企业中的会计出纳库管分立是建立在人恶论的假设前提下.而对单枪匹马四出游荡手握大比现金搞公关的销售员,在你无法监督或监督成本很高时;在没有对搞猫腻而施以重刑的法治环境下;你对他的一切管理政策只能建立在人善论的前题下.后果,就看你的眼光了.当然,你可通过各种方式与其建立共同愿景,培养职业操守,但,你须或是教育家或是好牧师或有着内圣外王的驭人才华.
一个党一个组织有了一个美好愿景,也曾经有大量的信仰者追随并共同奋斗牺牲者,并不意味着这种状态会永远自动的持续下去.就连精神控制力最强的宗教都会衰落,何况利益组织?同患难未必能同"富贵".在野的通过革命已然在朝.保持革命热情?革谁的命?自己吗?还是在野的?
三个代表最重要的意义:正式宣告,中共已由革命党的思维模式转为执政党的思维模式.愿景是遥远的事.做为执政党, 首先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获的人民的支持,继而稳固执政地位.做不到这一点执政地位不稳何以奢谈愿景?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某主义原教旨派相悖的东西那就取决人的认识了.
首先,如同打仗时的战略后撤并不意味者放弃最终取胜的目标一样,出现了一些与原教旨派相悖的东西并不意味者放弃了愿景目标.
其次,做为一种实践科学理论,原教旨派的认识未必符合客观规律.不能以宗教教义待之,不能指望马恩等先辈象个神汉一样预言到当今的世界状况.科学的特点前文已述在此不赘.
最后,如果相信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制度比其它制度都先进的化,那麽,这个制度应至少有两大特征:1,做为一个人类群体实践的学科与成果,她不是来源于某个天才的一夜灵感,而是人类在实践中最大程度的吸收整合了人类一切有用的文明成果的必然结果.就象爱因思坦的理论源于牛顿超越牛顿且包容牛顿一样.在较低速一定尺寸空间下牛顿理论依然有效.但爱因思坦的理论就终结了物理学在此领域的人类认识吗?2,共产主义制度一定不是人类的终极社会形态,尽管在今天看来此社会形态以足够美妙了.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只要人类不灭亡,人类对规律的认识步伐就不会停止,更美妙的愿景还会不断涌现.
我完全同意陆先生对现社会现象的看法,但我没有陆先生那悲观.就世界范围而言,这个时代可类比春秋战国期.而我国,按孔子言可谓:礼崩乐坏.因此,才有百家争鸣.完全是坏事吗?这不是孕育这新思想新秩序的前夜吗?
愿景的内涵许多人依然在探讨着,探索实现愿景的路我们一天也没停止过.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搞清:今天及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需要什麽?为啥要?何种制度安排可达目标?如:不计代价的GDP是我们不需要的,因,得不偿失.但,得大于失的GDP我们不仅要,而且在可能时越快越好.为啥?公民就业权利的保障;社会福利体系财力的来源.而建立全面的社会福利体系不仅是国家的义务,更是促尽人自愿产生愿景的原动力.在建立全面的社会福利体系的过程中不正是执政党力图体现并实践:平等[由其是机会平等],公平[铲除不公的体制土壤或对不公平者补尝] 公正[依法立约,依约判决] ,尊重劳动者及其成果[个人在失业生病退休等情况下的待遇与个人缴保额挂钩]等一切既符合愿景价值观又符合现代人类普适价值观的过程吗?
笔者的水平没有看到现代西方主流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愿景基本价值观有多大差异.雷锋助人为乐的行为任何国家都会赞赏;而骗子,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在任何国家均属犯罪.我只是不喜欢带上"主义"二字.太绝对了.资本:无论是财物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还是别的什麽资本都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对任何意识形态国家有用的东西.但若为强调某要素的重要性在其后冠以主义二字且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均以此要素为佳皋就不足取了.手段成了目的,就异化了.任何权利[力]均有其应用边界,不能用经济权力买人身权利或司法行政权力.反之,亦然.
关于强调公好还是私好,更是没标准答案的命题.[没参照系]就象笼统的讨论婚姻是白头到老好还是事听自然好一样.这些貌似有价值偏好答案的东西都不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全属对手段价值的判断.而手段的价值必需相对于目标而言的,不仅如此还须有许多给定的条件.如:某类行业的企业在怎样的国情下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目标,是用公有制好?还是用私有制好?这是有意义的问题.若不如此,我可如此胡轮了:当国家须你上战场时,我要强调为公的伟大,强调民族大义,强调没有国家哪有你.而当你因战而残后,我不能给你提供生活保障时,就强调个人通过自力更生而生存或发财的伟大个人奋斗精神,我会强调没有个体的强大哪来的集体强大呢?一幅赖皮相!
还有什麽人权大还是主权大的伪命题,不同范筹的概念比大小,好比问是秦琼的武功好还是关公的武艺高一样可笑.主权是国际法的概念,人权民约法概念.当二者在现实中相遇时,取决于主权国与国际社会的约定[如是否加入了人权公约等]及人权纠纷所涉国的约定.不存在大小问题,只存在是否有约及履约问题.西方拿这个可笑的说法来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是由于我们对西方以不得干涉主权国内政为盾的.事实上,攻者,守者均不得要领.还是立法及司法交流为上.
关于西方的选举,做为一种公民依法行权的方式,无所谓虚伪不虚伪之说.只有规则的效力程度,公平,公正程度,选举文化是否健康选民是否成熟之说.任何制度安排没有最优解只有次优解.花如此多的资源搞直选不一定能选出最优秀的政治家,但可使选出庸才或混蛋的概率比其它法降低,这是人类在数千年的各种政权产生方式中,选择的诸方式中缺陷尚能让人接受的办法.至于过程所体现的公民权价值观与本国人民当家做主的价值观毫无二致.
按生产要素出资者所划分的阶级与斗争,合作是存在的.同一阶级内的斗争也许更激烈.如:资本家之间的残酷商业竞争;官僚政客内部的权力之争;无产阶级为就业岗位的竞争,为跻身为有产阶级的竞争等等.这些争也好,合作也罢均为利也,无论是物质的利还是其它权利[力].仅抓住不同阶级的斗争,合作早已不能描绘由多元化利益集团间竞合关系所呈现出的复杂社会图景了.
笔者非常赞同改革到今天该有个明确而系统的"说法"了.这是由于1, 30年的计划经济实践与30年市场经济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足以总结出合理可行的系统性理论及制度框架.2,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挑战与机遇不仅并存,而且烈度极大.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改革模式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需要了,要麽错过良机,要麽加剧风险.中国早已过了一穷二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时代了.我国也算个可与世争雄的财主了.有家财的人可是怕招大灾的.先交流到此,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