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书话题 原文:
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未来的核心价值观
应当是什么?我们目前的状况?怎样重塑核心价值?
奥巴马说:美国的核心价值是:民主,自由!
对于那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在国会和皇宫中,在我们这个世界被遗忘的角落中围在收音机旁关注着大选之夜的人们——我们的故事是不同的,但是我们的命运却是紧 紧连在一起的,美国领袖新的一天的黎明即将到来。对于那些会将世界四分五裂的人们,我们将打败你们,对于那些渴求和平和安全的人们,我们将支持你们。而对 于所有那些想知道,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是否还会依旧闪耀光芒的人们,今晚我们再次证明了,我们民族的真正实力并不只是来自于武力和财富,而是来自于我们 理想的力量:民主,自由,机遇以及永不屈服的希望。
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 万祥军
------读范玉书话题《我们目前的状况?怎样重塑核心价值?》的阐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着重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说,《决定》的表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确立了纲领性文本。不过,正如学界一些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研究才刚刚破题。本文试就价值、核心价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价值重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在《经济学与人类行为》一书中对价值与欲望满足之间的关系也作了阐释,他认为:人们显然从价值判断中产生了欲求,正是由于有价值,人们才产生了欲望;大量的价值判断与真、善、美相关,不过,它们大体上或完全独立于对某个具体事件或结果的欲望。也就是说,人的欲望是从价值判断中派生出来的,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就有什么样的欲望。值得一提的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价值判断能够超越于个人的欲望或利害关系而独立存在,并上升为一种社会意识——我们不妨称之为“共识”——这种意识一旦具有普世的文化功能,就会沉淀为一定的价值观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属于意识形态,但是,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会反作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每个个体都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声称“一切历史个体在逻辑上不可避免地根植于‘价值观念’”,可谓一语中的。当然,不只是历史个体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如果从宏观角度着眼,那么,社会系统要正常运转,社会秩序要得以维持,同样都离不开价值观念的支撑。正如奈特断言:“任何对社会政策的讨论都必须依靠完全外生于这一系统的价值与理想。”打个比方,社会系统犹如一台结构复杂的机器,而价值观就是带动这台机器齿轮运转的链条,再精密的齿轮,如果没有价值链条的传送,也无法正常运转。当然,价值观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两种: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整个社会系统步调一致,和谐融合;错误的价值观则导致整个社会系统各行其是,分崩离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封建意识形态某种程度的复活,加上西方社会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的侵蚀和影响,我们社会上相当严重地存在着“价值迷失”、“价值错乱”、“价值扭曲”现象,沉渣泛起,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奢靡之风一度甚嚣尘上。例如,前些年邓小平同志 “一切向前看”的宣言竟被讹为“一切向钱看”的口号,有些人还公然抛出“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论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可以说,“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价值观,流毒甚广,影响极坏。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问题,无不根源于此。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于是,假冒伪劣泛滥,坑蒙拐骗严重,贪污腐化成风,商业贿赂公行,各种丑剧粉墨登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因此,对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来说,重塑价值理念已是刻不容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规范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先导,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
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
当前学界热烈探讨的“核心价值”,是一个与“价值”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如果把“价值”理解为一般价值,理解为一系列观念形态的多元集合,那么“核心价值”就是这个多元集合中居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因子,即对一个社会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能够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或价值目标。核心价值来源于一般价值,但又是一般价值的“中心”,是对一般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反映了在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是最为突出和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具有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整合社会力量、调控非主流价值等功能,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所以,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有意识地倡导、推行、构筑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即使是标榜多元化的西方社会,也不乏公认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对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因而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
我国选择市场经济路径,加入WTO,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在经济领域,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在社会领域,社会阶层、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也日趋多样化;在思想意识领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
一是个性化。在思维方式上,更加注重实际,独立性、选择性明显增强;在观念形态上,充分展示个性,追求自我实现,差异性增强;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个人价值,集体观念相对淡薄;在审美情趣上,侧重个人审美享受,求“美”甚于求“真”“善”。
二是多元化。人们思想多元化,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置身于多样化、多色彩、多线条、多视角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趋向多元化,自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复杂化。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生活的纷繁复杂,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深处,使人的思想内部发生曲折的、矛盾的、多方向的变化。
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复杂性还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价值的多元化、复杂化问题凸显,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核心价值观,以统领人们的思想,主导社会思潮的走向。而当务之急,必须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出清晰、准确的界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一个“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然,作为一个“体系”,核心价值就不可能是单一的,因为单一的核心价值构不成体系。为什么要着手体系性的建设呢?从内容和性质看,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对应着不同的价值体系,而每个价值体系都有一个核心价值。倘若对这些价值体系作一个扼要的梳理,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体涵盖四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在人性层面上倡导普遍的社会公德,《决定》中把它表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我国传统的民族道德,可以高度概括为“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这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两千多年来贯穿于中华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按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的逻辑推论,“信”处于道德金字塔的最底层。“信”虽居“五常”之末,但我们绝不能认为“信”无足轻重。从结构层次上看,“信”属于“道德底线”, 一旦失去“信”这块道德基石,其他“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便无立锥之地。尤其是处在社会和经济双重转型的当今中国,诚信缺失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诚信危机绝不仅仅是商业危机,而且是深刻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列入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再次标举“诚实守信”,无不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应该列为核心道德或核心价值。
二是在社会层面上倡导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社会风尚,《决定》中把它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那么,这个“共同理想”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应该说,能够确保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的,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和价值,理应成为社会层面的价值体系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他不仅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目标,而且还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不仅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而且还提出共同富裕是建设“够格”的社会主义的标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也是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
三是在国家层面上倡导爱国主义或时代精神,《决定》中把它表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国家层面推行核心价值观,就是让“爱国”与“创新”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之中。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建设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而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更需要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早在1996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006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而这些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因此,我们必须高扬创新的旗帜,以激发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四是在政治层面上倡导并宣扬执政者的执政理念与执政纲领,《决定》中把它表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如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如何推行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纲领,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看,公平正义应成为当前党执政理念与执政纲领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既秉承了人类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又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符合党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充分体现。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而且速度非常快,基尼系数早已突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分化问题十分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公平,特别是制度公平。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把正义视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在《正义论》一书中,他开篇点题,认为正义即公平,并说:“法律和制度,无论它多么有效率和有条理,如果是不公正的,则必须改革或废除。”事实上,我们党已意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使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等执政理念和执政纲领,这将有效地保障社会良性发展的公平正义。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new.qzone.qq.com/893849699/infocenter/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www.xj0623hjwq.blog.bokee.net/社会生活时政评述&老年服务健康管理
敬请加入观点交流讨论圈:
《营销企划&经营管理》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6/
《社会生活茶社》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41/
《养生保健&健康产业》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