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商业走穴”是如何炼成的?


     “我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这样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听得多了。而日前《瞭望》新闻周刊爆出的一个官员商场走穴拿“出场费”的内幕,实在令笔者吃惊不小。“官员出席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庆典、展示会、洽谈会、剪彩、揭幕、首发式等商业活动,一般都有出场费可拿,这是‘潜规则’,或者说是公开的秘密。”“一个官员若一周参加一两次这样的商业活动,以少积多,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能算是小数目。” 

     以往,常听说歌星、影星、球星有收出场费之事,且名气越大,出场费也越高。如今,在这个收出场费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官员。企业有活动,请官员出个场祝贺一下,本来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一件寻常事情。可是一旦其间夹杂进了金钱这东西,便会使问题发生质的变化,更有可能会使一些商业活动变成虚假和欺骗老百姓的鬼把戏,而个别领导也就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或祸首。那么,官员走穴官场到底是如何练成的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一是各取所需。企业搞活动,请领导出马,无非是为了借助领导的威望来抬高活动的档次,使自己的活动套上政治的光环、沾上领导的光彩。而领导者参加商业活动,不但没有对自己的形象有坏的影响,坐在众目睽睽之下,享受着众星捧月的感觉,而且还能拿到适当的甚至高额的“出场费”,何乐而不为呢?企业为了表示对领导的尊重,当然会大献殷勤、大肆抬高领导的身份;而那些官员为了显得自己的尊贵往往表情严肃,正襟危坐,只有在被介绍到本人时,才站起来向台下微微欠身,脸上挤出一丝矜持的笑容。不过,冲着那“出场费”,领导当然得大放厥词,对商业活动大加鼓励,对企业行为大加赞赏,对还没影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加宣扬、大肆鼓吹。如此一唱一和、一拍即合,可谓天衣无缝、珠联璧合。而活动过后,领导的讲话、领导的照片等便成了企业对外宣传的“资本”;当然,企业奉送的出价不菲的“出场费”也便成了领导的既得“外快”。 

     二是官商勾结。应该说,绝大部分的企业行为、商业活动是合法的,但是也有少数是非法或违法的。而为了掩盖真相或者使其看上去很合法,一些企业老板便会请一些领导来为自己打掩护、造假象。比如一些明明就是干着色情服务的洗头房、足疗馆、洗浴中心,在开业剪彩的时候,总不忘邀请一些重量级的领导来讲话、作指导。至于那些领导们,也许早已心知肚明,或者本不该去,但是还会打着招商心切或支持招商引资企业的“幌子”欣然应邀。这种暗中勾结,已经全然拿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当儿戏了,当然对于领导而言,总是免不了“出场费”或“入干股”等的好处的。更有一些官家为了攫取“外快”、增加“收益”,直接插手、主动参与进了企业行为、商业活动,成了所谓的“老板型”官员,并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非法活动“保驾护航”、“遮风挡雨”,充当“保护伞”。 

     三是监督失灵。“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尽管人人都知道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监督却常常在领导的权力面前失灵或疲软,尤其是在一些重量级的领导面前,更是无能为力。因为领导者有权,他们便成了众多人服务的对象,众多人争取的目标。而那些为领导服务的人,求的是领导者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赏给自己一个“乌纱”戴戴,自然不会也不敢去监督领导的“私秘生活”;那些想拉拢领导的人,需的是领导者能够对自己的某些行为、某些活动照顾照顾、关照关照,也断然不会或不能监督领导的“明廉暗腐”行径。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有时即使知道有些领导者是在胡作非为、贪污腐败,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的“真理”常常使大家敢怒不敢言,谁都不敢去做“鸡蛋碰石头”的傻事。于是大家便在一些“相安无事”的“假象”下生活着、苟且着。而一些腐败行为却在无休止地蔓延着、扩散着。 

     官场和商场是两个不同的行业,但却常常有着相同或相通的“潜规则”;官员和老板是两种不同的身份,但为了共同“想发财”的目标,常常走到一起、连到一块、成为一伙。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歪念”下,官场和商场、官员和老板有时往往难以区分、难舍难分。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无法有序。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必须有效规范各个方面的权力和行为,斩断伸向不义之财、非法所得的“黑手”,使其在合法的轨道上行使,公平正义才可能得以伸张和维护。